如何燉大骨頭湯營養又好喝
1、冷水下鍋
骨頭下鍋前,要先洗凈,再焯水。焯水能去掉臟東西,去掉血沫,去掉大部分嘌呤。燉湯時要冷水下鍋,冷水要壹次加足,並慢慢地加溫,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熬制2小時,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裏,湯的味道會更鮮美。
2、找好搭檔
燉骨頭湯時搭配蔬菜,不僅增加營養,還能使其味道更好。比如蓮藕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和排骨壹起煲湯能健脾開胃;玉米氣味清香,跟排骨壹起煲湯,有助增加食欲,減輕油膩感;海帶含褐藻膠、海藻酸等物質,有助降壓降脂,跟排骨壹起煲湯,有助降低人體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冬瓜有潤肺生津、清熱利尿的功效,其中所含的丙二醇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非常適合跟排骨壹起煲湯。
3、適量加醋
從營養獲取角度考量,燉骨湯的時候,在水燒開後,可加適量的醋,因為醋能使骨頭裏的磷、鈣溶解到湯裏,增加湯的營養,利於腸胃吸收。
4、調料勿多
香辛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壹般來說,根據自己的口味,配合2~4種調料就比較完美。
5、晚點放鹽
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鹽放得晚並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方法壹
1、材料
豬大骨450克,猴頭菇3朵,蓮藕250克,湯1支,醋10毫升,姜片3片,鹽適量。
2、做法
⑴準備好要泡發的猴頭菇。
⑵用洗米水將猴頭菇淹沒浸泡2小時,這個時候猴頭菇因為比較輕,會上浮,所以妳可以用東西將猴頭菇壓至水下,目的是讓它多西點水哦。
⑶浸泡過的猴頭菇已經變軟,用手檢查下還有沒有幹硬的地方,有的話可以繼續再泡壹陣,沒有就把猴頭菇中間的硬芯挖出來。
⑷用清水(溫水)反復揉洗猴頭菇,這時會看見水變成黃色,倒掉再用清水重新擠壓搓洗,重復三至四次,直到黃色褪盡。
⑸將高湯倒進大碗裏,然後向裏面倒進去壹些開水,將它沖成高湯底。
⑹把猴頭菇放入大碗中,入蒸鍋蒸30分鐘以上,以水燒開後計算時間。不發苦的猴頭菇便泡發成功了。
⑺猴頭菇入鍋蒸時,準備好其它煲湯用的材料。
⑻豬大骨入鍋焯水備用。
⑼胡蘿蔔去皮切塊。
⑽蓮藕去皮切塊,放入加了醋的清水浸泡,防止變色。
⑾焯掉血水的豬大骨撈出放入湯鍋中,放入胡蘿蔔。
⑿放入蓮藕和姜片。
⒀把猴子菇連湯壹起倒入湯鍋中,大火燒開轉最小火煲9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