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炒菜放姜可以去腥去臭,中和菜裏的寒氣。煎魚時用姜片擦鍋底,防止魚粘鍋。
好處很多,比如排毒殺菌:夏天,人們喜歡吃冷飲、冰棍、冰淇淋、涼菜等寒涼之品。這些食物容易被外界病菌汙染,食用不當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而生姜中含有的揮發油具有殺菌解毒的作用。疏風散寒:由於人在夏季容易貪涼,常患脾胃虛寒。生姜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生姜中的揮發油能促進血液循環,對大腦皮層、心臟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飲食中加入壹些生姜,可以提神醒腦,祛風散寒,防止脾胃受涼感冒。
生姜濃縮提取物或直接將生姜塗抹在頭發上,可使頭部皮膚血液循環正常化,促進頭皮新陳代謝,活化毛囊組織,有效防止脫發和白發,刺激新發生長,抑制頭皮瘙癢,強化發根。有的人直接把生姜塗在斑禿的患處,幾天後,禿處就能長出新的頭發。
含有生姜的洗發水具有清潔頭皮、去屑和防止脫發的功效。尤其是在冬天,它被用來洗頭和按摩頭皮,讓妳感到放松和溫暖。用生姜或幹姜泡腳,全身光滑、溫暖、舒適。
生姜還有其他奇妙的用途:
生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不可每餐撤姜。”據說孔子有每天飯後嚼幾片生姜的習慣。民間有“早上三片姜,不如喝人參湯”“十月姜參”的說法。還有壹句諺語“壹日三片姜,醫生不開藥”。
姜是辛辣的。歸脾、胃、心、肺經。功效:溫中回陽,溫肺解酒。
幹姜散力減弱,但溫裏作用增強,故治裏寒偏,其性能可保留,溫肺散寒化痰。常用於治療冷飲引起的咳喘、背寒、肺痰多等癥。幹姜先入脾胃,以其辛熱之能,驅走脾胃寒邪,助脾胃之陽。常用於治療脾胃寒證,癥狀為胃脘痛、嘔吐、腹瀉。但適用於脾胃虛寒,無論是外寒入侵還是陽虛。喝生姜紅糖水治療感冒;生姜被譽為“止嘔聖藥”;生姜還可以用來治療腸炎和痢疾。生姜外敷對白癜風、斑禿、手癬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老年人常吃生姜延緩衰老。
生姜可以泡水。閑來無事時,可以將幾片生姜洗凈,切成薄片,放入鍋中,用文火煨湯,既能祛寒,又能滋補身體。
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運用生姜,往往能方便快捷地為妳解決壹些實際問題。
1,經常嚼生姜,或者服用姜汁,可以治療嘔吐。
2.坐公交車前喝點姜汁,或者切壹塊生姜貼在手腕背面2寸處,用紗布包好,防止暈車。乘車時吃幾片姜有助於抑制暈車和嘔吐。
3.將生姜搗碎與紅糖混合,與生姜糖漿壹起飲用,可治妊娠嘔吐或痛經。
4、用半杯鮮姜汁,2勺蜂蜜,加水拌勻即可飲用,可治脾胃虛弱不能進食。
5、用生姜15克煎服,加適量白糖溫服,可治痰咳。
6、用30克生姜煎湯,給小兒洗澡,可治小兒咳嗽。
7、用姜汁,調入米粥同食,可治反胃。
8.用生姜擠汁,勤漱口吐掉,或研搓瘡面,可治口瘡。
9.用姜擠汁,調蜂蜜量,微煎。每次服幾湯匙,每日數次,可治咽喉痛。
10,吞服姜汁可治食物中毒。
11.經常用姜汁擦腋窩或患處,可治狐臭和白癜風。
生姜在美容和保健方面也顯示了其獨特的魅力:
美容抗衰老
生姜中含有壹種類似水楊酸的化合物,相當於血液的稀釋劑和抗凝血劑,對降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肌梗塞有特效。因此,生姜可以防止衰老。
《明代奇方》中藥方說:“姜壹斤半棗,白鹽二兩草三兩(甘草),丁香二兩半,茴香八兩搗爛,蒸或煮,此藥勝於至寶。如果妳每天早上喝壹杯,妳就永遠不會變老。”生姜辣椒素有很強的抗脂褐素作用。將生姜切片或切絲,用開水浸泡10分鐘,加入蜂蜜調勻,每日壹杯,可明顯減少老年斑。生姜也可以切碎,拌少量鹽長期食用,去斑效果也不錯。
生姜中的辣椒素能刺激心臟和心血管系統,加速血液流動,促進排汗,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具有排毒、美容、減肥的作用。用香醋浸泡生姜制成的保健醋,酸中帶著姜香,飯前可刺激食欲,幫助消化,軟化血管,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牙疼用生姜:牙疼時,取壹片生姜,咬在牙疼處,可以緩解。如果有必要,最好重復使用。
生姜防凍傷:對於容易凍傷的皮膚,如果用姜汁反復揉搓,可以增加抗寒能力,避免凍傷。
關節疼痛用生姜:口服適量生姜或用姜汁擦患處,可改善關節活動,明顯減輕疼痛,減輕腫脹和僵硬癥狀。
生姜可治感冒:可將生姜切絲,加紅糖煎湯,趁熱服用後,蓋上被子,出出汗,可迅速恢復。
生姜治外傷出血:將生姜燒成粉末後,消毒傷口後,撒在患處,可迅速止血,減輕疼痛。
生姜的其他功能:
胃寒疼,生姜洗凈切片,用醋泡壹夜,用時取適量姜片用紅糖和開水沖泡泡茶。
四肢冰冷、惡寒者,適量生姜,開水沖服,代茶飲;經常食用姜糖片還可以緩解末梢循環不暢、四肢冰冷的癥狀。
暈車、暈船、生病期間頭暈,將壹片生姜含在口中,細嚼慢咽,咽下其汁液,將姜片貼在人體的孔上或眼旁,可暖胃、活血、止頭暈、止嘔吐。
對於老年斑,取適量新鮮姜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ml開水浸泡5-10分鐘,然後加入少許蜂蜜調勻即可飲用。
為什麽夏天適合吃生姜?
第壹,增加食欲。
炎熱的夏季,人體受暑熱侵襲,出汗過多,消化液分泌減少,往往食欲不振。
生姜中的姜酚能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刺激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促進胃腸充血,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起到開胃健脾、消食開胃的作用。
第二,排毒殺菌。
夏天人們喜歡吃冷飲和涼菜,容易被病菌感染,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生姜中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殺菌解毒的作用。夏天,食物的新鮮度低。如果做菜的時候放點姜,可以調味解毒。
第三,祛風散寒。
夏季人們喜歡吃寒涼之品,但如果暴食過多,就容易導致脾胃虛寒、腹痛、腹瀉等癥狀。生姜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避免上述現象,對大腦皮層、心臟、延髓的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
吃姜要註意什麽?
生姜性味辛溫,不宜壹次吃太多,也不適宜疼痛、腫痛、生瘡、目赤、便秘、痔瘡患者食用。爛姜中含有黃樟素,可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而且不適合食用。
生姜百科:
藥材名稱:生姜。
拼音:姜生。
拉丁名:生姜。
別名:姜根、雲、茍壯誌、丁品欽、顏子。
類別:溫心解表藥品。
來源:生姜的新鮮根莖。
藥用部位:根莖。
收獲:秋冬采。
處理:去除須根和沈澱物。
性味歸經:辛,微溫。歸肺、脾、胃經。
功能:解表、散寒、止嘔、化痰、止咳。
主治:用於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5-10g;或者搗汁;外用:適量,搗實;或者炒著燙,或者炒著搓。
儲存:儲存在陰涼潮濕的地方,或埋在濕沙中防止凍結。
禁忌癥:陰虛內熱、實熱者忌用。
生姜可解半夏、天南星、魚、蟹、獸肉、蛇毒。
適應癥:
(1)凡因食用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杜鵑花、木薯而中毒:野芋頭、百部可用生姜急救治愈。用法:輕者舌麻木、惡心、嘔吐,嚼生姜,或用姜汁漱口,並口服5 ml(約半湯匙),然後每4小時服1次,直至癥狀消失;中毒較重,神誌不清者,可用2碗生姜(15g)加水煎至半碗,每隔1小時鼻飼服三次,再每隔3小時灌服1湯匙姜汁,醒後再服1天。
(2)食用魚、蟹、動物等肉類中毒的人,多是因食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多為沙門氏菌)及其毒素,或食物過敏所致。可將生姜汁溶解,或生姜、紫蘇各30g,加適量紅糖水煎,效果更滿意。如果在煮肉的時候加入適量的姜,不僅可以防止中毒,還可以起到調味和去腥的作用。(3)用姜末外敷治療蛇傷、蟲傷和蝮蛇咬傷;百蟲聞之,姜汁滴。
清涼提神,刺激食欲
因為生姜中含有姜酚、姜酚、水芹烯、檸檬醛、香料等揮發油,以及姜酚、樹脂、澱粉、纖維等。因此,生姜在炎熱季節具有興奮、發汗、清涼、提神的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癥狀。生姜還有健胃、增進食欲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天,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會減少,從而影響人的食欲。如果吃飯時吃幾片生姜,會增加食欲。生姜還有緩解或減輕胃病、胃炎、胃炎的作用。
腸炎的抗菌防病治療
美國和丹麥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生姜幹粉可以緩解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的癥狀,有效率在90%左右,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人們用生姜預防暈車暈船,有的用姜片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抗暈車作用。
盛夏時節,細菌生長繁殖異常活躍,容易汙染食物,引起急性腸胃炎。這個時候適當吃壹些生姜或者用幹生姜和茶水在開水中沖服,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生姜可以起到壹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生姜還有殺滅口腔致病菌和腸道致病菌的作用。用姜水沖洗對治療口臭和牙周炎有效。
開胃健脾、防暑急救
夏天,人貪涼,喜歡電風扇和空調互吹,很容易著涼,引起感冒。這時候及時喝點姜汁會有幫助
將寒氣排出體外。中醫認為生姜可以“通神”,即提神醒腦。夏天中暑暈倒,喝壹杯姜汁。
,可以使病人很快醒來。對於壹般暑熱,表現為頭暈、心悸、胸悶、惡心的患者,適當吃點姜湯大有裨益。
。我國防暑中成藥任丹中含有生姜,目的是祛風、健胃、提神。生姜的吃法有很多。比如喝姜湯,吃姜粥,做菜的時候放點姜絲,燉肉煎魚加姜片,做包子餃子。
加入壹些姜末不僅可以使味道鮮美,還有助於刺激食欲,健脾,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幫助腸胃吸收營養。
有些人喜歡剝生姜,不能充分發揮生姜的整體功效。因為姜皮有加速排汗、防止中暑的作用;還具有刺激胃腸粘膜、增加胃腸道消化液、和脾、活血利尿的功效。
炎熱的夏天,吃壹些姜類食物,如姜膏、嫩姜酸、姜糖等,對身心健康和防暑降溫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