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土地選擇
選擇距離公路200m,遠離居民區和汙染場所;靠近水源、平地或緩坡地;砂壤土、森林腐殖土、棕壤等土質適宜,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疏松,土壤濕潤,pH值5.5~6.5。豆科和玉米適合作前茬作物。
二、整地
播種或移栽前壹年秋季整地,整地前施腐熟有機肥3000~5000kg/畝,翻20cm,耙平,將土、肥混合均勻,做成寬1.2~1.5m,高20cm的畦;工作軌道寬50厘米。畦土應疏松、細碎,無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
第三,飼養方法
秋天或春天播種。10上旬至冰凍前進行秋播,4月上旬地面無積雪,土壤解凍3~5cm時進行春播。播種可以通過播種和條播來進行。在寬10cm、深3~5cm、間距20cm的床上進行開溝。每畝用種量500 ~ 750克。播種後,在畦面覆蓋松針或稻草,厚度為1~2cm。苗高6~9cm,株間距9cm左右,不宜移栽。
幼苗移植
壹、育苗準備
育苗前先施肥整地,施優質腐熟農家肥1500~2000斤/畝,翻20~30厘米,精心整地,使土壤濕潤。其次是耙床,每張床寬300厘米。這往往取決於苗圃的寬度。
二、種子處理
用1.50~2公斤/畝的新種子和10公斤/畝的細砂,用手揉搓。通過沙子與種皮的摩擦,破壞種皮表面的保護層,以利於發芽。
第三,播種
4月5日~15是秦艽的最佳播種期。將處理後的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淺耙後稍壓實,用1.50~2 cm的土覆蓋種子。然後蓋上植物稭稈,經常保持地面濕潤,15~25天出苗。
第四,移植
秦艽幼苗盛開後,經過1年的覆蓋、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即可移栽。
選擇前茬作物為適宜禾本科作物、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易栽培的地塊,施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畝、過磷酸鈣50公斤/畝,精細整地後種植。
開溝種植在10的10月上旬至中旬進行。株距15 ~ 20m,行距20 ~ 25cm。保苗0.09 ~ 0.1.4萬株/畝,每株覆土壓實,待土壤解凍後春季種植。幼苗壹定不能裸露,幼苗發芽後成活率不高。所以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土壤解凍越早越好。播種後和出苗前經常澆水,以保持表土濕潤。用90%敵百蟲或樂果15倍混合的麥麩堆在鍋周圍誘捕並殺死螻蛄。當幼苗長到兩對真葉時,去掉壹半左右的覆蓋物,當有四片真葉時,再去掉所有的稻草或松針。在幹燥和高溫天氣,稍後移除覆蓋物以保存水分。
及時除草以保持田地無雜草。氣溫高,20cm以下出現幹土層時,最好采用滴灌。秦艽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患病時葉片上出現褐色圓形或橢圓形斑點。
防治方法:播種前消毒種子;及時發現和控制病株,搞好田間衛生。6月上中旬噴施65%代森錳鋅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1倍液,6月中旬至10月每隔7天噴施300倍液代森錳鋅。性味取向
苦、苦、平。歸胃、肝、膽經。
功能指示
祛風除濕,清濕熱,除痹。用於肌腱攣縮、關節疼痛、日間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加工方法
去除雜質,洗凈,充分濕潤,切成厚片,曬幹。
劑量
內服:煎服,5-10g;或者泡在酒裏;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研末撒。
儲存
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
需要註意的事項
該藥潤燥而不燥,無論寒濕、濕熱、痹證,均可長期使用。配伍時,常與防風、羌活、獨活、桑枝同用。此外,秦艽常與祛風解表藥同用,治療表證、支痛癥狀。濕熱黃疸,常與茵陳、茯苓、澤瀉同用。治骨蒸潮熱,常與鱉甲、知母、地骨皮同用。藥材性狀
呈圓柱形,上粗下細,不直。長10 ~ 30cm,直徑1 ~ 3cm。表面黃褐色或灰黃色,有縱向或扭曲的縱向皺紋,頂端有殘留的莖基部和纖維狀葉鞘。硬而脆,易斷,切面微油,皮黃或棕黃,木黃。氣專壹,苦,微澀。
化學成分
根中的龍膽苦苷A為龍膽苦苷,龍膽苦苷B為龍膽苦苷、龍膽苦苷、龍膽苦苷,用作獐牙菜-馬林。也有報道稱,秦艽的根中主要含有龍膽苦苷,在提取分離過程中,通過氨水的作用,轉化為龍葵素、龍膽苦苷C等生物堿。最近有報道稱,秦艽根中含有龍膽苦苷、褐煤酸、褐煤酸甲酯、粗壯酸、α-香樹苷、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
理化鑒定
(1)取秦艽粗粉2g,加入30ml氯仿-甲醇-濃氨水試液(75:25:5)混合溶液,浸泡2小時,過濾,水浴濃縮濾液至約1ml,加入2ml 1mol/L的鹽酸溶液,繼續蒸去氯仿,靜置。將濾液分入兩個試管,在壹個試管中加入碘化鉀汞試液,生成黃白色沈澱;在另壹管中加入碘化鉍鉀試液,會產生棕紅色沈澱。
(2)取秦艽橫切面,在紫外燈下(365nm)觀察,呈黃白色或金黃色熒光。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流動相為甲醇-水(1:4);檢測波長為254納米。理論塔板數以龍膽苦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準確稱取龍膽苦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約0.5g〔秦艽粉(過3號篩)(另取壹份測水分),準確稱定,加入20ml甲醇,加熱回流30min,放冷,過濾,濾液減壓回收至幹,殘渣用適量甲醇溶解,過濾,轉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6540。
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10μ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1.抗炎作用:秦艽能減輕大鼠甲醛性關節炎,加速腫脹消退。每天腹腔註射90mg/kg,持續10天,可使足腫脹基本恢復正常,其作用與水楊酸鈉200mg/kg相當。如果預先註射秦艽,也能減輕和減少大鼠蛋清性足腫脹。與水楊酸鈉相比,秦艽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過刺激腎上腺皮質實現的,但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不同。它不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而是通過神經系統刺激腦垂體,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以達到其抗炎作用。值得註意的是,秦艽的二氫化合物(側鏈雙鍵被氫飽和)沒有抗炎作用,所以雙鍵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條件。此外,秦艽能明顯降低註射蛋清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2.對中樞系統的作用:秦艽在小劑量下對大鼠和小鼠有鎮靜作用,也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但在大劑量下有中樞興奮作用,最終導致癱瘓和死亡。小劑量註射時,可抑制犬氯化亞汞灌註引起的反射性腸液分泌,即抑制犬的神經系統,這種抑制作用會隨著劑量的增加而加強。光熱刺激實驗表明,秦艽能提高大鼠痛閾,但作用短暫,40分鐘後消失。熱板試驗表明秦艽對小鼠有鎮痛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秦艽對豚鼠有降壓作用,對麻醉犬和家兔也有明顯的暫時性降壓作用,時有心率減慢,無快速耐受性。靜脈註射阿托品和雙側迷走神經切斷術均不能阻斷其降壓作用,此外還能抑制離體蛙心,使心臟舒張功能不全、心輸出量減少的心率減慢,證明其降壓作用與迷走神經無關,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臟的結果。
4.對血糖的影響:秦艽能升高大鼠和小鼠的血糖。升高血糖的同時,肝糖原明顯下降。它的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加而增強。由於這種效應在腎上腺切除或使用阻斷腎上腺素的藥物(二苯乙胺)後消失,所以血糖升高的原理是腎上腺釋放所致。
5.抗過敏性休克和抗組胺作用:秦艽能明顯減輕豚鼠組胺噴霧引起的哮喘和驚厥,對家兔蛋清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也有顯著的保護作用,還能顯著降低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
6.對平滑肌的作用:秦艽對麻醉犬和豚鼠離體回腸運動無明顯作用,但能拮抗組胺和乙酰膽堿引起的腸收縮。1: 5000的作用幾乎可以完全拮抗組胺,對乙酰膽堿的拮抗作用相對較弱。
7.其他作用:龍膽苦苷對瘧原蟲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狗的人工胃弛緩試驗證明龍膽苦苷能促進胃液和遊離鹽酸的分泌。1.治療關節痛、頭痛、牙痛等。:取秦艽100克,或秦艽50克,白芷50克,加普魯卡因1克,制成註射液100毫升,分裝,滅菌,備用。每次肌肉註射2ml。已使用2000余次,對多年來風寒、風濕腰腿痛引起的全身疼痛有止痛作用。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治療:將秦艽制成註射劑,每毫升含生藥約0.625g,每次2-5ml,每日4-6次,肌肉註射。21例經3-7天試用治愈,1例無後遺癥。此外,以秦艽為主,結合辨證論治等藥物治療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20例,取得良好療效。秦艽A對小鼠的致死量為:口服480mg/kg;腹腔註射350毫克/千克;靜脈註射250~300mg/kg。4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口服100mg,每日3次,連續***4-13天,先後出現嚴重惡心嘔吐。僅1例連續服用13天,第5天關節腫痛消失,其余無效。因此認為這種堿在初步臨床應用中並不理想,副作用較多,需要進壹步改進。
秦艽A對小鼠的致死劑量為口服480毫克/公斤,腹腔註射350毫克/公斤,靜脈註射250-300毫克/公斤。亞急性毒性試驗:大鼠腹腔註射50,90,1200mg/kg,1次,每天14天。各組動物外觀不變,病理切片可見腎小球和腎小管有蛋白質,部分動物有肺水腫。長鏈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灌胃為480mg/kg,腹腔註射為3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