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稱Shān Nai
英文名Galanga復蘇百合地平線
高良姜根莖
別名:三乃子、三來、三益、山臘、三碧、高良姜。
來源
藥材來源:山奈的根莖。
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山奈。
采收期:65438年2月至次年3月采收期。挖二年生根莖,洗去泥沙,切去須根,切成厚1cm的薄片,硫黃熏1天,鋪在竹子上晾幹。忌火候,否則會變黑,香氣減弱。
在其原始形態下,它是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巨大的根狀莖,單生或數個相連,淺綠色或帶綠色白色,芳香;根很粗。沒有地上莖。2片葉,幾乎無柄,躺在地上;圓形或寬卵形,長8-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銳尖或近鈍,基部寬楔形或圓形,薄而綠色,有時葉緣和葉尖呈紫色;靜脈10-12;葉柄延伸成鞘,鞘長1-5厘米。穗由葉鞘生出,有4-12朵花,芳香;苞片披針形,綠色,長約2.5厘米,花萼與苞片等長;花冠筒細長,長2.5-3厘米;花冠裂片狹披針形,白色,長1.2-1.5厘米;唇寬,寬約2.5cm,中間深裂,2裂唇頂部略凹白色,喉部紫紅色;側生退化雄蕊花瓣狀,倒卵形,白色,約1.2cm;龍;接口較寬,頂部連接有方冠管;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基部有兩個細長的棒狀附屬物,柱頭盤狀,毛綠色。這種水果是蒴果。8-9月開花。
棲息地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林下、草叢,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福建、臺灣省、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培養
生物學特性,喜高溫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比較耐旱,不耐寒,7、8友在30-36℃生長旺盛。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富含有機質的疏松砂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根莖繁殖。種子繁殖:春季3月中下旬播種,行距10-15cm,株距5-6cm。
種子用量為每1 hm2 22.5-3.0kg。砧木繁殖:采收時,留下表皮顏色鮮艷、芽多的砧木,沙藏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將壹年生根莖和芽折起,傷口塗草木灰,折起種植,按20cm×20cm行距開洞,每個洞種植3根根莖,每1hm2用900-10粒種子。
田間管理,苗期淺中耕,結合土壤栽培,封後每兩個月中耕除草1次。追肥分別在第5、7和8天施用堆肥或糞肥。如遇雨季,應及時清除積水。
性格;角色;字母
性狀鑒別:根莖橫切面呈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2cm,厚2-5mm,有時2-3連。外皮皺縮,淺褐色或黃褐色,有的有根痕和殘留須根;切面呈白色,粉質豐富,常有微凸,俗稱縮皮凸肉。硬而脆,易斷,香而辣。
最好是白的,粉的,香的,辣的。
顯微鑒定,粉末特征:類白色1澱粉顆粒呈圓形、卵圓形或三角形,直徑5-30μm,臍點狀,紋層不明顯,偶見復合顆粒。2油細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40-130μm,內含淺黃綠色或淺紫紅色油滴。3螺紋導管直徑20-30μm,偶見梯形導管。4色素塊呈黃色或黃褐色。
化學成分根莖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順反式肉桂酸乙酯、順反式肉桂酸乙酯、冰片、莰烯。δρ-傘花烴(δ 3-蒈烯)、對甲氧基苯乙烯、α-thujene、α-和β-檸檬烯、苯甲醛(苯甲醛)和檜烯(Sab)。
8-案樹腦)
松油-4-醇,α-松油醇,真香酮,茴香醛,乙酸龍腦酯,麝香草酚,α-松油醇乙酸酯。β-欖香烯、δ-seline、十五烷、γ-cadinene、十六烷、十七烷、3-(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烯酸[3-(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烯酸]、5-苯基噻唑、3-亞甲基-6-異丙基環烯[3
五
6-三甲基癸烷)、2,4,6-三甲基辛烷(2
四
6-三甲基辛烷),1a,2,3,4,4a,5,6,7b-八氫-1,1,4,7-芐基-1H-環丙烷[e]奧地利[65438]
2
三
四
4a
五
六
7b-八氫-1
1
四
7-四甲基-1H-環丙基[e]薁],9,12-十八碳二烯醛(9
12十八碳二烯醛).它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山奈酚和山奈素。還含有維生素p。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1985 KosugeT,等報道從山奈中分離的反式對甲氧基肉桂酸酯是壹種細胞毒性成分,對人宮頸癌Helacells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2.對腸平滑肌的影響。濃度為0.25-0.75%的根莖湯對豚鼠離體腸有興奮作用。但當濃度增加到1-1.25%時,表現出抑制作用;其揮發油的飽和水溶液與湯劑相似。
3.抑菌作用根水煎液對10種常見致病真菌如許蘭毛癬菌及其蒙古變種、心臟毛癬菌和紫色毛癬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山奈酚對動物有抗炎作用和維生素P活性。其功效與槲皮苷相似,但不如山奈酚。
區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入10ml乙醚,浸泡30分鐘,不時搖動過濾。乙醚從濾液中揮發,向殘留物中加入1-2滴5%香草醛硫酸溶液,呈紫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入65438±00ml乙醇,置於水浴中,加熱回流65438±00min,冷卻,過濾。取1ml濾液,加入1ml 3%碳酸鈉溶液,加熱3min,冷卻後,加入1-2滴偶氮苯磺酸試液,呈紅色。
(3)薄層色譜法:取本品粉末0.25g,加甲醇5ml,超聲提取65438±00min,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對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F254薄板上,以乙酸乙酯(18: 1)為展開劑,取出,晾幹,置於紫外燈下(254nm)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的角譜相對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質量標誌“中國人民* *國藥曲”1995版規定:本品揮發油不得低於4.5%(ml/g)。
加工去除雜質,過篩去除灰塵。
性質辛辣;性溫度
胃經和脾經
功能主要用於中溫除濕;行氣消食;止痛。主治上腹部冷痛;寒濕嘔吐腹瀉;霍亂;胸悶、消化不良、牙痛;風濕疼痛。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6-9次;或者放入藥丸粉末中。外用:適量,搗實;磨著穿衣服,或者抽動著鼻子。
註意陰虛血虛,胃脘痛。
各校討論1。本草正義:山氣,李《本草綱目》稱之為辛溫,意為溫中,治寒氣心痛,寒濕霍亂,味辛溫,氣香,氣寒而動。因為和砂仁、砂仁差不多,所以待遇也差不多。也有說治療風蟲牙痛的,也專治陽明,可做調經之藥。不辛溫,可單獨治療陽明風火。2.《品慧要訣》:除穢;用於清潔牙齒,祛風止痛,促進口臭。3.《大綱》:溫暖,邪氣。治心寒氣痛,寒濕霍亂,風蟲牙痛。4.《本草顏回》:治食滯,諸寒證。5.《嶺南本草集錄》:跌打損傷亦可消腫。治骨痹,與赤芍、威靈仙均分,水煎服。
《中華本草》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