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等與食品藥品安全有關的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等與食品藥品安全有關的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壹、對《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作如下修改:

1.刪除第六條第(六)項、第(七)項和第九十九條第(二)項;刪除第十壹條第壹款、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五條、第七十七條、第七十八條、第九十五條第壹款中的“質量技術監督”;第六條第(九)項、第十壹條、第七十七條、第七十八條中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修改為“海關”;第六條第二款中的“經濟信息化”修改為“工業和信息化”。

2.第六條第壹款第(壹)項修改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後的質量安全,食品廣告活動的監督檢查,違法食品廣告活動的查處”。

3.第二十五條第二款修改為:“從事食品儲運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依法查驗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身份證明,並留存復印件。從事食品倉儲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建立出入庫記錄制度。記錄保存期不得少於儲存和運輸結束後兩年。”

4.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集中消毒餐具、飲具的,應當查驗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的營業執照和產品消毒合格證,並留存復印件,保存期限不得少於消毒餐具、飲具服務期限屆滿後六個月;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使用不合格或者超過使用期限的集中消毒餐具和飲具。”

5.第四十六條修改為:“入網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並在許可證主格式後的括號內註明為入網經營,但銷售食用農產品除外。

網絡食品經營者通過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第三方平臺交易的,應當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通過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還應當在其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公示其營業執照,並以圖片、視頻或者列表等形式公示其經營場所的衛生狀況和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證。相關信息發生變化的,應當在十日內更新。"

6.第五十四條第壹款修改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應當進行登記。縣級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受理和審查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申請,必要時可以進行現場核查。對符合本條例要求的,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日內頒發登記證書;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理由。實施登記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此外,《條例》其他條款中的“批準”改為“登記”,並對相關表述作了相應調整。

7.第九十二條修改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委托具有食品安全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按照監督抽檢計劃,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生產、銷售或者使用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獨立進行抽樣檢驗和檢測。經檢驗確認的抽樣結論可以作為判斷同批次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的依據;檢驗結果認定相關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作為行政執法機關處罰的依據。”

8.增加壹條,作為第壹百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按照要求處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等單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對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9.本條例中涉及機構改革的部門名稱作了相應修改,並對順序作了相應調整。二、對《促進福建省茶產業發展條例》作如下修改:

1.第十四條修改為:“省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制定福建省地方特色茶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鼓勵茶葉生產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茶葉食品安全企業標準。"

2.刪除第二十四條第三款中的“福建省著名商標”。

3.第二十八條第四款修改為:“茶葉經營企業應當對其銷售的茶葉產品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茶葉的名稱、規格、數量、供應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茶葉保質期屆滿後的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質期不得少於兩年。不得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茶制品。”

4.第三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由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農藥使用者為茶葉生產企業、茶葉倉儲企業、專業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茶葉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農藥使用者為個人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沒收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茶葉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款規定,茶葉經營企業未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違反第二十八條第三款、第四款規定,銷售不符合茶葉質量安全標準的茶產品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不合格茶產品;不合格茶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處以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6.本條例中涉及機構改革的部門名稱作相應修改,並對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和《福建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