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樣的雜草對身體好?

什麽樣的雜草對身體好?

1,薺菜這是十字花科中最常見的野菜,在江浙壹帶被稱為“枕頭菜”,在廣東被稱為“雞翅菜”,在廣西被稱為“黑豆菜”,在青海被稱為“田二菜”,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護草菜”。薺菜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餐桌上的好菜。薺菜富含蛋白質。以北京野生薺菜為例,每百克含蛋白質5.3克,是韭菜的3倍,蒜薹的4倍,番茄的7倍。薺菜中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胡蘿蔔,鐵超過菠菜,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幾乎都在薺菜中。薺菜薺菜至今仍是良藥,流傳至今的諺語“三月三薺菜能當靈丹妙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薺菜中的辣椒素是壹種止血物質,已被醫學界用於制作止血註射液。薺菜中的膽堿和乙酰膽堿能輕微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所以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常吃薺菜,有壹定的保健作用。

2.馬蘭,又名馬蘭頭,常見於路邊、田野、山坡。這是壹種有匍匐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馬蘭頭)可做蔬菜,如涼拌、炒菜、煲湯、曬菜或泡茶,有天然香味。馬蘭頭和豆幹壹起細切,拌以香油、鹽等涼菜,有健脾胃、清熱解毒、利膽退黃、涼血降壓的功效。且能清肝明目、補腎壯陽。

3.馬齒莧,別名“豆科”、“瓜子草”,是壹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有酸味,通常匍匐。莖略帶紫色。壹般生於田野、路旁、荒地。馬齒莧的莖、葉或全草都可以食用。多煮食物,或者用開水焯壹下,然後放涼,或者把煮熟的食物晾幹。也可以和炒米粉壹起蒸,或者做糕點裏的餡料。馬齒莧可以做成食療菜肴,比如馬齒莧燉瘦豬肉,味道鮮美,可以治療肺結核。馬齒莧煮米粥是慢性痢疾、慢性腸炎患者的方便飲食。另外,經常吃馬齒莧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冠心病。

4.香椿又名“香椿”,為落葉喬木,樹幹直,樹皮赭色,分布於華北、東南、西南各省市。常生於向陽的山坡雜樹林、溪谷旁或疏林邊緣,常被人在村莊邊緣、路旁、房前屋後栽培。春季的香椿嫩芽具有獨特的芳香氣味,是風味獨特的木本蔬菜。可炒、可冷、可炸、可幹、可腌。如豆腐拌豆腐,香椿能潤澤肌膚,益氣和中。香椿炒雞蛋能壯陽潤燥。

5.槐花和槐樹的嫩葉用水清洗。它們的苦味去掉後,還可以作為餡料包餃子,或者作為蔬菜食用,尤其是剛出生的嫩葉,鮮嫩可口;水果可以用來做焦糖,醬油和酒。比如槐花、槐葉(在水中浸泡數天)煮槐米粥或槐葉粥。前者常被高血壓患者食用,預防中風,後者用於癲癇、腸風、便血、痔瘡等疾病。槐米富含蘆丁和維生素C,能增強毛細血管的韌性。在磨碎的槐米粉末中加入米湯,加入紅塘制成槐米飲料,或將槐米浸泡在白酒中等。,服用後有降血壓、預防中風、健胃、促進消化、緩解疲勞的作用。

6、車頭也被稱為“蛙草”,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相當短,葉簇生,直立或平展,寬卵形或寬卵形。常生於山坡、山脊、荒地、路旁等。幼莖,葉或幼苗是可食用的。食用前用開水略燙,然後用清水浸泡數小時,取出切碎,油炸,涼,做成湯或用面粉蒸。涼拌鮮車前草有降壓作用。雞蛋炒鮮車前子可治腸炎、痢疾。車前草葉粥(小米蔥白煮成)能清熱化痰、利濕明目。車前子粥(車前子20克,先包布煎,再與100克梗米同煮)能利尿消腫,養肝明目,祛痰止咳。

7.蒲公英嫩苗嫩根,煮後可涼拌、素炒、肉炒、煮粥或煲湯,清香撲鼻。如寒蒲公英、蒲公英肉絲等,都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結、行氣解郁的功效;蔥花炒蒲公英,梗米煮粥,或者綠豆玉米煲湯,對各種炎癥,尿路感染,排尿困難,便秘都有效。花序也可以用來做湯或釀造蒲公英酒。

8.丫(左邊人旁邊加木),又名“喜鵲不踏”、“刺龍芽”,為落葉小喬木,可達8米高,常生於溝渠、林緣、山坡上。嫩芽被用作吃的蔬菜。燙後洗凈,拌入味精等調料,可用於腹瀉、痢疾。具有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體虛、乏力、陰虛、幹咳、營養不良、便秘等疾病。

9.苣蕒菜(Sonchus sonchifolius),又名“野苦草”,是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中國山野的濕地、灌木叢和林緣草地。根狀莖短而厚,平臥,有許多棕色須根。幼苗食用,5、6月份采集幼苗或嫩莖葉,用開水燙過或清水浸泡,再拌以香油、味精、精鹽等涼菜;或者炒菜做湯;或用面粉腌制或蒸熟。也可以加入豬肉、蔥花等調料作為餡料。以上菜肴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10、小根蒜又名“野蒜”、“小蒜”,常見於城市公園和綠化帶。它的嫩莖、葉和球莖可以食用。3-5月或9-65438+10月挖出鱗莖或全株,洗凈,蘸醬生吃,翻炒,做餡,煲湯腌制,或做成酒蒜、糖醋蒜,或作為調料食用。如果用大米煮粥,有健胃、止痢、止痛的作用。冠心病、慢性腸炎、高血脂患者要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