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肉多 紅燜的冬天吃很滋補。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於其它食品,同時,它的肌纖維細嫩,易於消化吸收。 龍蝦不僅是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龍蝦還有藥用價值,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的傷口生肌愈合。
其次,雖然冬天已經不是菊黃蟹肥的季節了,但是據《本草綱目》等載;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瘀血之功效。蟹肉味鹹性寒,有清熱、散瘀、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等。所以冬天蟹雖不易多吃,但是如果房間裏太幹燥,暖氣太熱,也可以吃點蟹,清熱下火。
海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減少,同時還能抵抗血液凝固,從而減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壓和中風的幾率。尤其是,蟹的膽固醇很好,如果再吃海魚,能起到降膽固醇的作用。
鮮美的海魚不外乎帶魚、黃花魚、鯧魚(平魚)、魷魚、沙丁魚、鱈魚、金槍魚、鮭魚
比較普遍的菜:油炸帶魚,煎平魚,火爆魷魚。。。鱈魚有壹個很鮮的吃法,忘記菜名了,就是先裹蛋清下油鍋炸,然後吃的時候蘸上蔥姜味道十足的醬汁。
鮑、參、翅、肚之中,鮑魚向來有“海味之冠”之稱,而且自古以來就是海產“八珍”之壹,下面是貝類的介紹:
鮑魚
古稱“鰒魚”,又稱鏡面魚、九孔螺、明目魚
鮑魚不是魚,而是屬於腹足綱、鮑科的單殼海生貝類,肉質柔嫩細滑,非其他海味所能比擬:它富含球蛋白,養陰、平肝、固腎且補而不燥,無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其肉內含壹種被稱為“鮑素”的成分,能破壞癌細胞必需的代謝物質,是壹種餐桌上的抗癌食品。
文蛤
俗稱車螺,花蛤,黃蛤,海蛤,貴妃蚌
其肉嫩味鮮,營養豐富,為蛤類上品,素有“天下第壹鮮”之稱,還有很高的食療藥用價值。其軟體部分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較高,多食可防治慢性氣管炎,淋巴結核等疾病;文蛤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有抑制作用,臨床用於肺癌,肝癌,胃癌等有壹定療效。
蛤蜊
又稱雜色蛤仔,花蛤,沙期子
不僅味道鮮美,營養也比較全面,屬物美價廉的海味。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黃酸等多種成分,是壹種低熱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其性味鹹寒,具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作用。
扇貝
又名海扇,幹貝蛤
海產貝類珍貴品種之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檔水產品;扇貝幹品稱“幹貝”,屬名貴的海珍品,平均含有肝糖 5.43% ,還含有已氨酸、琥珀酸,為“天下絕品”;扇貝還具有滋陰、補腎等作用,對身體虛弱、食欲不振、兩眼昏花、營養不良等病有療效。
生蠔
牡蠣,牡蛤,蠣蛤,海蠣子,蠣黃
有“海洋牛奶”之美譽,是傳統的滋補藥用食品,富含有優質蛋白、氨基酸、糖元、牛磺酸等,醫療及食用價值極高;《本草綱目》:“治虛損,壯陽,解丹毒,補男女氣血,令肌膚細嫩,防衰老”;生蠔肉中含能促進兒童智力的微量元素鋅,故又有“益智海味”之稱。
鮑魚壹定要烹透,不能吃半生不熟的,有些人每啖鮑魚就胃痛,這是因為它的高蛋白質頗難消化的緣故;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鮑肉,只宜少量喝湯;感冒發燒或陰虛喉痛的人也不宜食用;蠔肉膩滯,若消化力不佳,不要多吃,腸胃衰弱者吃蠔,往往感覺胃脹不舒服或腹瀉,俗稱“濕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