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飲食健康與減肥論文

飲食健康與減肥論文

飲食與健康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於飲食更為關註,單純吃得飽已經不是我們的唯壹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為我們關註的話題。

科學飲食是很有講究,根據現代醫學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飲食方法應具備:早餐宜早:人體經過壹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宜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助於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而且能減輕胃的負擔。

宜暖:俗話說:“壹熱三解”,暖食味道好。中醫認為,胃喜肯惡寒,寒易傷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適量,應利於胃的消化、吸收;否則,會造成腹痛、嘔吐、腹瀉等病癥。

宜少:在日常飲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飲暴食,要做到善食還要善節。

宜軟:堅硬的食物難以消化,特別是老年人及胃弱者,壹日三餐烹煮飯菜應以爛熟為好。

宜淡:中醫認為,多食鹹,傷心傷骨;多食辣,傷肝傷脈;多食酸,傷脾傷筋;多食甜,傷腎。因此,節制飲食,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益處。

宜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制品有利健康,也不易發胖;常吃素食,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飲食保健專家指出,邊走邊吃,不衛生;蹲著進食,不利於消化。因此,坐著用餐,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宜靜:用餐時,宜安靜地品嘗美味;而談笑進食,很容易嗆咳;哭著用餐,或者生氣吃飯,對身體健康很不利。

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措施。

(l)合理分配三餐壹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適應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應該是3:4:3。如果壹天吃l·斤糧食的話,早晚各吃3兩,中午吃4兩比較合適。

(2)葷、素搭配適當葷食中蛋白質、鈣、磷及脂溶性維生素優於素食;而素食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又優於葷食。所以,葷食與素食適當搭配,取長補短,才有利於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各種食物供給的,沒有任何壹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單吃壹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飲食中,不可長期挑食或偏食。

(4)不暴飲暴食俗話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這話是有壹定道理的。暴飲暴食不僅能破壞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擴張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於隔肌上升,影響心臟活動,還可誘發心臟病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飲暴食。

壹年當中,由於四季的氣候不同,存在著春溫、夏熱、暑濕、秋涼而燥以及冬寒等不同特點,人的生理、病理也會受到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在健康的情況下還是在疾病過程中,都要註意食物的選擇應與氣候相適應。

春季 陽氣生發,人的精力也易於奮發,好像只有外長之勢而無內藏之功,易發生熱性傳染病。因此,春季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油膩烹煎之物,應當選食壹些鴨梨、橘子、甘蔗等果品為輔助。常食綠豆湯、綠豆芽,取其清淡、甘涼,以免積熱在內。

夏季 氣候炎熱,萬物華實,身體熱量不易外散,有中暑的可能,所以飲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暑熱兼濕之時,汗出易多,使人常易貪食生冷、寒涼之物,過食則傷脾胃。因此,在炎暑之季,切忌過食生冷,更不可多食油膩厚味,飲食宜利濕、清暑、少油之品,常選食西瓜、冬瓜、綠豆湯、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飲等,取其清熱、解暑、利濕、養陰益氣之功。涼拌苦菜可防止腸炎;海帶絲涼拌更適合老年,既化痰去濕又可增加鋅、碘,預防癌癥。此外,還可常吃綠豆粥、荷葉粥、薄荷粥。在盛夏季節,平時陰虛的人,即使常服參、茸等溫補之品者,也應減服停服。

秋季 氣候由熱轉涼,處處有幹燥的征兆,人體也同樣有燥感,如鼻幹、口幹、皮膚幹,甚至幹咳等。此時的飲食不要過分清淡,應適當增加些油膩,常飲銀耳湯、梨汁及其它果汁,尤其是梨汁。壹般多在午飯後或午覺後喝,以養肺陰。

冬季 水冰地凍,萬物閉藏,這時就應去寒就溫。飲食上宜多食肉、蛋、棗、仁之類。天寒季節,血流緩慢,血液變得粘稠,抗病能力減退,所以少飲些酒和喝些附子羊肉湯是有利於身體的。有高血壓的病人,冬季可常服些山楂水。

合理的烹調是提高食欲,保證營養不被破壞的關鍵。那麽正確合理的烹調方法是什麽?

(l)主食的烹調淘米時要輕洗,不宜次數太多,也不宜用力搓,以減少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丟失。對於存放過久的米,則要多淘洗幾遍。米的吸水率在浸泡兩小時後最大,所以,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後再煮飯為好。米浸泡後煮飯,不但時間可節省 4 0%,米中的維生素 B;也只損失 35%。最好采用炯飯或帶水蒸飯,如做撈飯,米湯也應當飲用。煮飯、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堿,因為堿容易加速維生素C及維生素B;的破壞。

(2)蔬菜的烹調選購新鮮的蔬菜,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較多,如蔬菜存放過久,則營養素會大量丟失。蔬菜宜先洗後切,烹調之前現切,這樣可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切菜時壹般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斷者,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於水的維生素隨蒸汽跑掉。炒菜時應盡量少加水,煮菜時應先將水燒開,然後再放菜。燉菜時在油中先加鹽提高溫度,或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壹點澱粉,可以保護肉中的蛋白質,不至使其過於變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調時盡可能不用鋼鍋、銅鏟。因為銅可以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用鋁鍋烹調,維生素c損失最少。

人在成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兒童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此期生長發育旺盛,身高、體重迅速增長。為了使兒童能健康地發育成長,除了要註意營養要求以外,還要註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的營養要求:兒童活潑好動,肌肉系統發育較快,故對熱能和蛋白質的需要量較高。在蛋白質中,賴氨酸對生長發育更為重要,要供應充足的鈣和磷,同時還應保證維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鐵、碘、鋅、鎂等元素的供給量。

青少年時期,是壹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這時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長,在飲食中要註意如下特殊要求:

(l)熱能青少年生長發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

(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克。青少年應多吃壹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壹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

(3)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癥。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癥、幹眼病;維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2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

(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鈣和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骨骼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骨骼的發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

人到老年以後,由於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漸減弱,再加牙齒脫落,咀嚼較困難,故應註意以下事項:

(1)不要吃得太飽:老年人活動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過他不僅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還會造成身體發胖,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適當節制飲食,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10克為宜。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浮腫,鈉鹽儲留還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高血莊、冠心病、腦溢血的發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過多:老年人運動量少,吃糖過多不僅會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動物脂肪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會造成動脈硬化和肝臟摜害。

(4)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這對預防便秘,腸道腫瘤和動脈硬化有壹定作用,維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預防癌癥的作用。

(5)要合理調整膳食:老年人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也不宜進食很幹和很燙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湯、果汁類食物和含鈣、磷、鐵較多的食物。在保證營養要求的基礎上,務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性較差,易感饑餓和頭暈,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飽,在睡前或兩餐之間酌情進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點等。

以上談了這麽多飲食與健康的問題,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應該認識健康飲食對於生命的重要作用,讓我們都看是關註我們的飲食吧,只有人們健康了,我們的民族才會興盛,國家才會富強,明天愈來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