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帶妳回憶妳吃過的野果,尋找童年記憶。大家都來認領壹下,看看都吃過哪些。
1.覆盆子
樹莓,有些地方也叫覆盆子,是春天最常見的野生水果。各地方言不同。有的地方叫泡泡,有的地方叫三月泡泡,有的地方叫育苗泡泡。
魯迅在他的《從百草園到三潭印月》中寫道:不怕荊棘,也可以采覆盆子,酸酸甜甜的,色香味遠勝桑葚。
自從學了這篇文章,我就深深記住了它的名字。從那以後,我每次吃樹莓,都會想起魯迅文章裏的這些話,然後會有點竊喜。我其實和壹個偉大的作家有著相同的愛好。
2.三月泡沫
每個地方的樹莓看起來都不壹樣,形成不同的小品種。比如上圖的樹莓,看起來和第壹顆樹莓很像,但是只有吃過的人才能明白它們的不同。
1類水果個頭小,酸甜可口,第二類水果個頭大,中間空空的,滿滿的甜味。
3.樹莓
這是壹種樹莓,成熟後是黑色的,葉子和前兩種不壹樣,很寬。另壹個最大的不同是,四川漿果的成熟季節在下半年,大概是秋季。
有的地方叫刺泡,有的人說好吃,有的人覺得籽大,但是沒有野果吃的時候,就是最大的好吃。
4.黑面包
這種泡叫黑泡,也應該叫覆盆子,不過是不同的品種。這個品種壹看到圖就想流口水,因為妳不要看它多汁的外表,但它的酸味也是最大的。
5 .紅薯
紅薯也叫野紅薯,是壹種生長在地面上的野生水果。可以說是味道最好的了,不反駁。
它的成熟季節是每年最熱的時候,大概是7、8、9月,有時候165438+10月也有飛機。
在最熱的時候,在烈日下,聽著蟬嘈雜的叫聲,去刨野果,只有紅薯,哈哈,因為味道真的很好。
6.雞開始了。
吃過這玩意的人應該都老了,我估計大部分人應該都是70後出生的。
外號很多:有的地方叫雞爪草,有的地方叫雞瓜子,有的地方叫毛雞腿,有的地方叫雞。妳叫它什麽?
葉子變白,所以也叫翻草。它在土壤中有壹個像腫瘤壹樣的根。剝掉外面棕色的皮,露出裏面白色的“肉”,就可以放進嘴裏嚼了。像紅薯壹樣脆甜,不會有殘渣。整個東西都可以吞下去。
7.涼拌米果
寒米果是壹種生長在紫金牛科小灌木樹枝上的小果實。果實成熟後變紅,有壹點透明感。這種灌木的樹枝非常柔軟,經常被用來捆柴火。當時吃不下的水果,就拿回家繼續摘。
這種水果味道不錯,現在想不想吃都很難看出來。
8 .野草莓
野草莓是壹種在野外自然生長的野果。我們經常吃的水果草莓是由野生草莓馴化而來的。它們往往果實巨大,香味濃郁,口感香甜,而野草莓壹般較小,吃起來有點酸。
不過,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這樣的野草莓還是不錯的。
9.涼粉水果
學名薛,別名果凍、木蓮、冰粉、果凍果、鬼饅頭、木饅頭等。,是桑科榕屬小灌木的果實。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果凍果是壹種非常開胃的野果。不僅孩子們對它垂涎三尺,許多成年人也喜歡它。正因為是炎炎夏日非常難得的夏日產品,所以做手揉果凍是必須的,在當時是比冰淇淋更美味的甜品。
10.羊糞果
我們叫它羊糞果,我也是真的醉了,但其實很生動。妳看,它的果實大小顏色和羊糞蛋壹樣。雖然名字不好聽,但是果實味道很好,很甜,特別是完全成熟的時候,香味很濃,沒成熟的時候味道有點酸。
11.蛇泡
也被稱為蛇莓,這是壹種有爭議的野生水果。有人說可以吃,有人說不能吃,吃過的人說味道淡,不太好吃。
更多的人說吃不下去。比如我們國家,老人們說這種野果是給蛇吃的,或者說被蛇吃了。因為有時候它的莖葉上會有白色的泡沫,老人說這是蛇吐的口水,最好不要吃。
12.羊奶果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有的地方叫羊奶奶,有的地方叫班紮,有的地方叫馬乃提。
這果子有的地方會長成心形,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13.木香
女兒果,又叫燈籠果,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南北。它的果實其實是球形的,實心的,只是外面覆蓋著壹層薄薄的萼花瓣,像壹個封閉的小燈籠。
14.瓜棗
被拐的樣子很奇怪,但是味道很好。在本文介紹的這些野果中,口感指數可以排第壹。
它長在高高的樹上,有時候樹能長到10米以上,甚至20米高,吃它不容易。
15.茶泡(茶餅)
茶泡或茶餅是茶樹的葉子或果實被壹種真菌感染後形成的壹種變異形態,成為壹種厚厚的肉質組織。
成熟後吃起來脆甜,是四五月份常見的野果。
16.迪倫
它也被稱為“地芒子”,壹種匍匐草本植物的果實。它分布很廣,在很多南方地區的野外都能看到,所以很多朋友小時候都吃過這種野果。
當水果完全成熟時,它是漆黑的,所以妳可以稍微去掉表皮的刺,然後放進嘴裏。咬的時候水很足,味道很甜,但是吃了之後嘴巴會變得又黑又黑。
17.沙棘
沙棘果是生長在胡伯德科沙棘屬小灌木樹枝上的小漿果。這種小漿果不僅產量高,而且味道好。以前士兵在行軍打仗,沒飯吃的時候,這種水果也是作為他們的救命糧,所以現在有些地方稱之為“救援糧”、“救援糧”。
沙棘果營養價值很高,它富含維生素,現在常被制成果汁出售。不僅如此,沙棘樹還具有良好的防風固沙功能。
18.龍葵
龍葵果在這裏被稱為黑色,是因為它的果實完全成熟時是深色的。果實比較小,有壹顆黃豆粒那麽大,口感酸中帶點甜味。
不過吃龍葵果有兩點要註意:壹是果實未熟或未青時不要吃,二是不要多吃。原因是龍葵的全草含有壹種叫龍葵堿的生物堿,對人有輕微毒性。水果完全成熟後,龍葵堿的含量會降低,可以吃,但也要少吃。
龍葵是壹種很常見的小雜草,在中國的南北方都有分布,所以應該有很多朋友吃過龍葵果。它的花像辣椒壹樣,是白色的小花,中間有黃色的雄蕊。
在開花結果之前,當它的枝葉還很嫩的時候,就可以摘下來當白菜吃,是壹種美味的野菜。
這18種常見的野果,是小時候很多朋友的免費零食,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給了我們很多甜蜜的回憶。妳從農村來,吃過多少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