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大排檔還是高級餐廳,壹盆盆的小龍蝦,端上了餐桌,很多“吃貨”驅車前來,只為了能壹飽口福,近幾年來,小龍蝦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環境惡劣,重金屬超標,還有寄生蟲等,小龍蝦真的那麽臟嗎?在吃小龍蝦時,有沒有健康保證?
購買小龍蝦時候,要仔細觀察外表,如果通體幹凈,沒有雜質,那麽水質環境沒問題,如果腹部、外殼、尾部發黑,那麽可要當心了,很有可能是野生小龍蝦,或者汙水坑養殖,小龍蝦是食雜動物,什麽殘羹剩飯,它都能吃,其實現在的小龍蝦,幾乎全靠養殖,清澈的水域裏,小龍蝦脫殼快,生長的也快,如果不信,可以看壹看養殖區。
從衛生角度分析,壹定要挑選正規的餐廳,小龍蝦本身很難清洗,市面上的處理方式,相當簡單,僅僅去掉了表面雜質,其他部分幾乎不做處理,小龍蝦的做法很多,比如蒜蓉、麻辣、紅燒口味,這些味道可以遮蓋小龍蝦的腥味,讓人越吃越上癮。
炎炎夏日,小龍蝦的點餐率,明顯上升,今天咱們來聊壹聊,小龍蝦身上最臟的3個部位,最好不要吃,可以轉告給家人,尤其是最後壹個總被大家忽略。
蝦頭
小龍蝦的頭部,聚集了所有的器官,消化系統和卵巢、排泄孔、胃、腮、心臟等等,有些朋友說了,蝦頭掰開全部都是“蝦黃”,聽說都是好東西,為什麽不能吃呢?
妳所理解的“蝦黃”,其實有可能是“蝦屎”,如果是母蝦,蝦黃其實是小龍蝦未孵化的卵,這壹部分確實有營養,如果是雄蝦,則可能是小龍蝦的性腺體和肝胰臟,或者沒來得及消化的屎,因為都是黃色的,很多人不懂分辨,肝臟器官,細菌比較多,在搞不清水質的情況下,臟東西嚴重超標,這就是為什麽勸大家不能吃頭部了。
蝦線
蝦線是小龍蝦的排泄腸道,容易聚集重金屬,在家烹飪的時候,很多人會抽離出,外邊吃的小龍蝦,幾乎很少處理,蝦背上有壹條黑色的線,入嘴有土腥味,影響食欲。
去掉蝦線最好的辦法,壹根牙簽就搞定,在知道不能吃的情況下,就別再入嘴了,尤其是大大咧咧,飲食不講究的人,輕者腹瀉,重者會食物中毒。
其實用牙簽去蝦線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用牙簽從蝦身的倒數第壹節與倒數第二節中間穿過,然後向上挑斷蝦線即可。
蝦腮
蝦分很多種,不止小龍蝦的腮不能吃,任何蝦的腮都應少吃,或者不吃,這個地方是過濾器官,很多人在吃小龍蝦時,會饒有興致地吸腮部湯汁,因為這裏充滿了味道,其實臟東西都在這。
要挑選新鮮的小龍蝦,顏色發青色是最好,這種蝦子脫殼次數多,皮薄肉質嫩,不要貪圖便宜,購買死蝦,這種高蛋白生物,死了會滋生細菌,家中烹飪小龍蝦,買回來先別著急處理,在清水中養24~36小時,烹飪小龍蝦壹定要高溫煮透,這樣才能確保,徹底殺死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