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幹什麽的?是幫助我們把身體的廢物,代謝產物、廢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排出體外。
腎衰竭了,廢物排不掉,過量堆積,我們就會出現“中毒”的壹系列癥狀。
腎衰竭了,不工作了,我們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把體內廢物排出去,或者換腎,來頂替沒用的腎,繼續工作。
腎為什麽走向了衰竭?
人未老腎卻先退休了,我們究竟對它做了什麽?
“民以食為天”,科學均衡的飲食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及維持機體 健康 ,但錯誤的飲食卻有著諸多危害。
最典型的就是吃得太鹹,因為腎是排泄鈉(也就是鹽)的主要器官。吃得太鹹,腎只得加班工作,才能把多余的鈉排了,以維持平衡。
另外,鹽在體內會鎖住水分,不容易排出體外,這無疑增加了腎制尿、排尿的難度,加重腎的負擔了。
但我們中國人喜鹹,而且對腌制食物有種特別的情懷。很多家庭會在逢年過節時,腌制大量肉、魚、香腸等當作必備年貨,做得多的人家可以吃整整壹年。
除了鹹食還有幾種食物我們平時為了護好我們的腎臟也要少吃,尤其是對於腎病患者而言,有些食物是絕對禁忌的,因為有幾種食物甚至具有腎毒性。
這幾種食物經常食用最傷腎
動物內臟
很多朋友喜歡吃動物內臟,尤其是各種肝、腦、腸等。不過,好吃歸好吃,最好適量食用。
因為動物內臟中含有高嘌呤和大量膽固醇,這些物質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很容易誘發尿毒癥、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壹定要適量食用動物內臟。
涮肉
冬天吃頓火鍋、涮肉,別提有多滋潤了!不過,需要註意的是,涮肉湯汁的嘌呤含量很高,會加重腎臟負擔;再加上邊涮、邊吃、邊聊,很容易吃撐了,這些都會造成脾胃負擔過重。
此外,有些食物的腎毒性,比之藥物有過之而無不及。簡單介紹幾種:雷公藤、關木通、牽牛子、蒼耳子、罌粟殼等等.
豬腦
豬腦中雖然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但膽固醇、脂肪含量也非常高,是雞蛋黃的8倍左右,過高的膽固醇會明顯增加患腎衰竭之類的腎臟疾病的風險,而且這種存在的風險可以持續十幾年。
膽固醇攝入多了,也會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引發心臟病。中醫也認為:其損男子陽道,男子食之損精氣。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吃。
如果妳也覺得平時對腎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那麽請學習以下幾個食療方,偶爾做來養護壹下腎臟。
食物界護腎“高手”
1. 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果膠、膳食纖維等,荷蘭人甚至把胡蘿蔔列為“國菜”。
中醫認為,胡蘿蔔具有補肝明目、壯陽補腎之功效。
2. 蓮藕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煮熟的藕有補心益腎、益氣養血的功效。
3. 豇豆
豇豆子成熟後呈腎臟形,有黑、白、紅、紫、褐等各種顏色。中醫認為,豇豆有健脾補腎之功效。
現代《四川中藥誌》中也寫到,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還可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4. 山藥
山藥營養豐富,素有“天然人參”的美稱,不僅可以作為食用佳菜,還可作為滋補佳品。中醫認為,山藥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其實當我們腎中精氣充盛時,身體筋骨也更強健;當腎中精氣衰竭時,就會出現頭發枯萎,牙齒松動,失去生育能力等衰老的表現。腎中精氣的盛衰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衰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