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與功效:該類藥物味甘或苦,性寒或平,入膀胱、脾、小腸經,有利水滲濕、利尿通淋、利膽退黃的作用。
適用範圍主要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淋證、黃疸、水樣腹瀉、帶下、濕瘡、痰多等病證。若突然出現水腫,應配合宣肺發汗藥。對於長期水腫、脾腎陽虛者,應給予溫補腎脾之藥;濕熱蒸者,配清熱火藥;因熱傷血絡而小便者,宜用涼血止血藥。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
性味甘、淡、平。心脾腎經
性能特點:本品味甘、淡、透、平、不偏,還能補虛。既能利濕,又能健脾寧心,但適用於寒熱兩虛或水濕停飲者。
功效:利尿、吸濕、健脾、安神。
應用1,排尿困難,水腫,痰。
2.脾虛證,尤其是便溏或腹瀉者。
3、心悸、失眠
與茯苓、豬苓配伍:茯苓味甘、淡、平,有利尿、吸濕、健脾的作用;豬苓味甘、淡、平,功能為利尿利濕。兩藥合用,利水強,水濕內停或兼脾虛。
劑量10-15g
禾本科薏苡的幹燥成熟種子。
性味甘、淡、微寒。脾、胃、肺經
本品味甘,微寒,適用於濕熱人群。炒脾燥濕止瀉,脾虛濕阻者宜用。
功效利尿、利濕、健脾止瀉、關節疼痛、清熱排膿。
應用1,小便不利,水腫,濕熱淋證,腳氣腫痛。
2、脾虛泄瀉。
3.濕熱疾病是由氣引起的。
4、風濕關節痛、肌腱攣縮
5、肺膿腫、腸膿腫
劑量10-30克
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幹燥塊莖。
性味甘、淡、寒。歸腎經和膀胱經
本品性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本品善利濕,清利腎膀胱之熱,故善治下焦濕熱,熱證水腫。
功效利尿、吸濕、放熱。
應用1,小便不利,水腫,淋證,帶下。
2、腹瀉、痰多
劑量5-10g
車前草等的幹燥成熟種子。
性味歸甘寒經,歸腎、肝、肺經。
特點:本品味甘寒滑,既能利水清熱,又能治下焦濕熱、水腫熱。又善化濁止瀉(即利小便、利大便),治濕盛水泄瀉。還能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熱目赤,痰熱咳嗽。
功效:利尿通淋,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應用1,濕熱小便不利,淋證水腫。
2、夏季燥濕腹瀉
3、肝熱目赤腫痛,用補益肝腎的藥物治療肝腎不足。
4、肺熱咳嗽痰多。
用量及用法:5-10g,煎服。
來自矽酸鹽礦物滑石的礦石,主要含有含水矽酸鹽。
性味甘、淡、寒。胃經和膀胱經
性能特點:本品性味甘淡,性寒。內服治療濕熱淋證的良藥,既能清膀胱熱,疏通水道,利尿通淋。還能解暑清熱,是治療暑濕的佳品。清熱收斂的外用常用於治療濕疹和濕疹。
功效利尿通淋,清熱解暑,清熱外用。
應用1,濕熱淋證,小便不利。
2、暑熱煩渴,濕熱胸悶,濕熱泄瀉
3、濕瘡、濕疹、痱子。
滑石與甘草的配伍:滑石味甘淡,性寒,有清熱解暑、利尿的作用;生甘草味甘,有益氣、清熱、和中的作用。兩藥合用,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和中生津,可用於治療暑熱煩渴。
用量及用法:10-15g,外用適量,細末煎服。
幹燥藤莖來源於馬兜鈴科東北馬兜鈴屬和毛茛科三葉木通屬。前者叫關木通,後者叫川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