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艾葉,首先要把艾葉挑出來,洗幹凈。然後用曬幹備用的黃木燒成灰,做成堿淋灰水(當然這種灰水堿不是到處都用的!沒有的地方買食用堿。)
煮艾草時,倒入灰水(柴堿)和艾草煮。灰水的作用是幫助艾草容易沸騰,固綠(艾草不變色),增香。
艾草燒開後,撈起放入盛有冷水(最好是井水)的盆中,沖洗幹凈,撈成綠色圓球。然後用石臼和木棍砸碎。搗艾團前,切壹點姜沫搗成姜泥,再加入艾青團壹起搗成泥。加姜的目的是為了增香,還有壹個原因是姜和艾草都有溫筋暖身的功效!
艾葉搗碎後倒入鍋中,再倒入用機器或石磨打好的米漿(最好是秈米,糯米太粘)與艾葉混合成糊狀,往爐子裏加柴火。然後用鍋鏟來回翻動,擠壓艾草,直到米糊和艾草融合成壹個糯米糕;熟了就可以煮艾糍粑。當然也可以直接吃。
做艾巴的時候可以做很多餡料。我主要有酸菜和春筍,蘿蔔幹和春筍,茄子,花生和白糖,芝麻和白糖。也可以做小蛋糕,圓的,長的,不加任何配料。這壹切做完後,放入蒸籠,入鍋蒸20分鐘。從鍋裏吃!
艾糍粑男女老少孕婦都可以吃!只要妳不吃得太多,這對妳的健康有好處。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做法,沒必要千篇壹律。好吧,就這樣。
艾葉、糯米粉、粘米粉、餡料
1.大鍋燒開水,加少許堿,放入洗凈的艾草,不要加鍋蓋。中小火保持水微沸,用筷子輕輕翻動艾草使其受熱均勻,煮至葉子變綠。用手捏艾草莖,直到它變軟到可以捏的程度,然後關火。煮的時候蓋鍋會導致煮出來的艾草變黃,顏色不鮮艷。加入堿是為了去除苦艾中的苦味。
2.把艾草撈出來擠幹水分,剁到沒有莖,這樣最後吃的時候口感會很細膩,吃的時候不會吃到壹根草。
3.加入糯米粉和糖,倒入剛燒開的水,邊倒邊用筷子充分攪拌,待溫度下降後用手揉成艾草球。壹定要用很燙的水,讓糯米粉在加熱的時候變得粘稠,這樣和諧的時候就能結塊,餡料的時候更容易操作,成品的形狀和口感也更好。面團微甜之前不要加太多糖,因為餡料也是甜的,糖太膩。
4.取壹小塊上好的艾葉,揉成小碗狀,放在手心包膜裏,封口,做成球狀,然後稍微壓平,底部抹點油,放在壹片柚子葉上,或者先在手心抹點油再包起來。艾草飯團的延展性不如面團,要用壓、壓、揉的方法制作,不能在手掌中揉搓,否則會散開,漏餡。
5.放入奧田蒸烤集成竈,100度蒸10分鐘。註意:提前10分鐘打開蒸籠,溫度達到100度後放入蒸籠。
就這麽簡單!!該方法如下
1:有時間就在山坡上或者田埂邊采摘新鮮幹凈的食用艾草,或者在街邊買壹斤左右。洗幹凈備用,多洗幾次,因為雜物汙垢太多。
2.將洗凈的艾草細切,洗鍋瀝幹水(約兩碗水),水燒開後將切好的艾草直接放入其中,將艾草汁熬成翠綠色即可關火。放涼備用。
3:
炒花生,搗碎。
4:
花生搗碎,加糖或紅糖2湯匙拌勻。
5:糯米粉2斤左右,將溫熱的艾草和汁液倒入糯米粉中,揉成壹團。
6:這樣就可以包裝了。鍋裏放水,蒸熟,在家裏電飯煲的蒸格上鋪上蒸布或荷葉(竹葉、南瓜葉、芭蕉葉都可以)。
。包好,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口感軟糯,有艾草和花生的香味,甜而不膩。
艾草可以溫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等等。普通人偶爾吃點對身體有好處,孕婦不宜吃。
清明節前後可以采摘艾葉做糍粑。首先,清洗返回的艾葉。放在鍋裏煮。煮的時候可以放點小蘇打進去壹起煮,這樣艾葉容易煮開,可以保持艾葉的綠色。煮好後可以放清水裏泡壹會兒。最好在豆漿機或料理機中打熟艾葉。將打好艾葉放入糯米粉中,攪拌均勻,制成面團。然後我們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準備餡料。我們家喜歡花生和芝麻。餡料包好後就可以下鍋蒸了,十分鐘左右就熟了。
其實還有壹個更簡單的方法。將采集的艾葉洗凈後直接切碎,然後與糯米粉混合成面團。用餡料包好就行了。上周剛做了這個,艾葉的香味比以前更香了。如果妳喜歡壹個朋友,就不要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