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深晚,主編是莎莎。如轉載請務必註明。
許由是三國中前期決定官渡之戰勝敗的關鍵人物。這是壹個才華橫溢卻傲慢貪婪的小人。最後因為性格獨特,被曹操殺死。聽薩沙的。
他原本是袁紹的參謀,為袁紹獻上了許多妙計。官渡之戰對抗最緊張的時刻,許由因家人犯法被捕而對袁紹懷恨在心,連夜投入曹操帳下,帶去了吳朝的糧庫、袁俊的密碼等關鍵信息,為曹操成功攻打吳朝、擊敗袁紹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許由,壹個追求榮耀的賣家,並沒有驕傲很久。曹操平定冀州後不久,因自立門戶屢放狂言,最後因被舉報而被處死。
有人認為曹操是過河拆橋殺驢,對別人沒有容忍度。他只是因為幾句傲慢的話傷害了殺手,他不想去想別人以前的貢獻。事實上,曹操真的因為心胸狹窄而殺了許由嗎?曹操這種偉人,無論從心胸上,在三國時期都是首屈壹指的。否則,他不可能完成統壹大半個中國的大業。不說別的,就連曾經先降後叛的張繡,也背負著老曹家的幾筆血債。曹忘不了的往事。也許許由不能容忍幾句瘋話。事實上,許由的死更多的是由於政治因素和他自己的原因,而不僅僅是因為他驕傲的行為。
根據歷史記載,許由是壹個影響深遠的人。少年時以仕入東漢政壇,與袁紹、曹操等人交遊,參與了許多政治活動。董卓入京之亂後,許由跟隨袁紹來到冀州,成為他帳下的謀士。袁紹與公孫瓚交戰時,他力勸袁紹與曹操結盟,免除了他兩邊作戰的後顧之憂。後來袁、曹兩軍對峙官渡時,曾獻上壹計由清啟突襲許昌,切斷曹操後路。應該說,許由還是很有才華的。他知進退,審時度勢,戰略水平很高。然而,許由的天賦水平僅限於此。畢竟他缺乏政治眼光和遠見。他做的壹切更多的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性格也不怎麽好。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早在漢武帝鐘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許由就做過類似董卓的事情?換皇帝?這壹舉動。他與王奮、冀州刺史周靜、裴國公等人合謀廢靈帝,立合淝侯,還勸曹操壹起參加起義(曹操不同意)。事情敗露後,王奮等人畏罪自殺,而許由則以謀反罪逃離朝廷?只是後來靈帝病逝,何錦立小皇帝為攝政王,十名臣子侍奉宮中,董卓進京?東漢朝廷就像壹個舞臺,舞臺上壹出接壹出的大戲,各路勢力都在爭權奪利。哪有時間去關註許由這個逃到國外的小人物?許由也借此機會脫下了自己?朝廷?這個頭銜,給袁紹的謀士,不然這頂帽子會永遠壓著他。
事實上,在袁紹的指揮下,許由仍然受到重用。他的地位類似於巨壽、田豐、季風等人,也是最高決策層的成員。許由對吳朝糧庫的位置和駐軍情況了如指掌。這是袁紹集團的最高軍事機密,說明他確實參與了集團內部的最高核心事務。然而,在領取袁紹薪水的同時,許由縱容家人在袁紹的地盤上違法,並將錢據為己有。家人的違法行為被鐵面無私的沈沛發現並逮捕後,許由心生怨恨,覺得同事們都不給他面子。此外,袁紹沒有采納許由的策略,這讓他覺得自己在袁紹面前失寵了。於是他帶著自己在袁紹軍中了解到的信息投靠了曹操,希望獲得自己在曹操手下的地位?
說白了,許由壹直做的就是投機,這次他真的投對人了。隨著許由的到來,曹操受到了鞋子的迎接,他帶來的信息使曹操贏得了原本不占優勢的官渡對抗。隨著吳超糧草的焚燒,原本在兵力和後勤上占優的袁紹軍隊也迅速瓦解,倉皇逃回冀州。這時候許由該怎麽辦?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在曹操帳下好好幹,為他出謀劃策,利用自己家族在北方的影響力,為曹操平定北方四州盡自己的本分。與此同時,許由也必須謙虛謹慎。畢竟在河北人眼裏,他的額頭上刻著?叛徒?兩個字。雖然不敢當著我的面指責他是賣家,但私底下肯定會戳他脊梁骨罵他。
但是,許由功不可沒,認為曹曹參打敗袁紹、拿下冀州全是他壹個人的功勞。他眼裏什麽都沒有?低調?反倒是“二字”這個概念越來越輕蔑和傲慢。就連曹操和許由也不避諱自己的態度,經常在公開場合直呼其名。曹操雖然對此有不好的預感,但並沒有到要除掉的地步。他認為許由只是壹個喜歡信口開河的儒生。他立功之後就不在乎他了。而許由卻繼續縱容家族的貪贓枉法,毫不客氣地為家族謀取利益,在家族勢力範圍內獨攬地方大權,甚至表現出壹種挾洋自重的趨勢,這是曹操難以容忍的。是的,老曹已經殺了許由,但他害怕自己回來嗎?害西安?然後呢。殺英雄?這項指控對他來說非常困難。曹操壹直在等待機會和理由。最後,當有人告發許由時,這給了老曹壹個臺階下,他可以毫不留情地殺死許由。
以投機起家的許由,最終死於自己的投機。其實投機這個詞並不是壹個貶義詞。三國時期稍有名氣的人,或多或少都玩過這壹招。關鍵是投機也需要對形勢的把握和判斷,否則早晚會結束,而許由就是不明白這壹點。官渡相持之時,許由的利用價值是無限的,但官渡之戰後,他的價值明顯降低。此時的許由顯然高估了自己,高估了自己與曹操的舊識,高估了自己在曹操手下的作用,高估了自己之前的豐功偉績?對於壹個政治家來說,妳以前立了多少功勞不重要,重要的是妳現在能為他創造多少價值。壹旦妳帶來的危險超過了妳所能創造的價值,那麽他會毫不猶豫的除掉妳。不幸的是,奄奄壹息的許由仍然沒有搞清楚這段可怕的關系。他不明白為什麽曹操這麽歡迎他,甚至留在了歷史上。用倒扣的鞋子問候對方?故事,結局是這樣的?
官渡之戰前,於迅評價袁紹麾下的所有謀士時,送給許由壹句話?不知情的貪婪?對許由的評價可能意味著許由對利益的貪婪。雖然他有壹定的才能,但他做事不夠明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這四個字非常貼切。許由對工作、名譽和金錢非常貪婪,他有壹些才能,但他不知道如何做事。所以說白了,許由熱衷於投機,但他不是壹個成功的投機者。他甚至不是壹個投機的惡棍。充其量,他是壹個。投機小醜?。像他這樣的人,被斬首的結局是必然的。唯壹的問題是遲早。
PS:據《三國演義》記載,許由被曹操的貼身護衛儲旭壹怒之下殺死。當然,這只是小說的情節。在《三國誌》中,只提到有人舉報許由的行為,但沒有具體說明是誰。然而,儲旭在書中所說的:?妳竟敢誇口說我們浴血奮戰,贏得了這座城市!?,但卻很好地代表了舊君(包括曹操本人)對許由這個號?壹個靠工作,很野的人?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所以,在《演義》中,曹操得知許由被殺後,並沒有懲罰儲旭,只是口頭上的懲罰?深責?,完全是心照不宣的態度。後來,曹操還公開埋葬了許由,並在許由的葬禮上痛哭流涕,說他不會忘記以前在官渡之戰中所作的貢獻?當然,曹操的目的只是借此機會,在全世界面前再做壹次炒作,表達對人才流失的惋惜,以博取人心。說白了,這也是政治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