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專家表示,環斑病毒對番木瓜來說是毀滅性的災難,幾乎都需要轉基因技術來對抗病毒,使番木瓜具有抗性。所以,木瓜如果不轉基因,基本上是沒有收成的。因為轉基因木瓜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所以貼不貼標簽無所謂。
專家建議,應通過修改《食品安全法》來規範轉基因食品的管理。我們可以考慮利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的機制來評估轉基因食品的風險。壹旦認定部分轉基因食品不安全,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該轉基因食品停止生產經營,並通知消費者停止食用。
轉基因知識的普及
目前市場上的聖女果、彩椒、南瓜、黃瓜都不是轉基因食品。
網上流傳壹個轉基因食品的名單,包括“聖女果、大彩椒、南瓜、黃瓜”,專家並不認同。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誌星介紹,小番茄又稱聖女果、聖女果,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種。因其體積小,采摘不方便,產量低,最初僅用於觀賞。後來發現吃起來很方便,改良後口味逐漸大眾化。體型小是天生的基因差異,不是基因改造的結果。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員吳剛說,聖女果在人工馴化前更接近野生狀態,但野生的栗子、核桃、蘋果遠小於常規栽培品種。人類馴化野生植物是為了增加產量,主要是通過增加果實。但隨著人們對食物要求的多樣化,出現了很多小型化的果蔬,比如早春紅寶石西瓜。這些小型化的品種都是來源於具有祖先原始基因的種質資源,與轉基因無關。
吳剛說,南瓜和黃瓜不是轉基因食品,只是未成熟的南瓜和黃瓜。如果繼續在地裏種,南瓜和黃瓜最終會長成普通的南瓜和老黃瓜。
關於大彩椒,吳剛表示,大彩椒含有不同類型的花青素,呈現更豐富的顏色。花青素的變異在植物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同壹品種不同顏色的花,蘿蔔也有胡蘿蔔、青蘿蔔、白蘿蔔。“我國已經批準了抗病毒甜椒的商業化種植,但轉基因甜椒與常規甜椒相比,沒有明顯優勢,自然被市場淘汰。”
吳剛說,在壹些品種中,突變產生的顏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顏色,成為栽培品種的主流。比如原來的胡蘿蔔多為紫色,現在最常見的橙色胡蘿蔔是荷蘭育種家根據荷蘭國旗的顏色挑選出來的。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水果和蔬菜的顏色和轉基因沒有關系。
王誌興解釋說,棉花、辣椒、玉米、大米顏色不同,這是天然的基因差異,不是轉基因的結果。比如彩棉,自古就有,但因為纖維短,強度差,過去很少種植。現在,農民開始種植它,因為它沒有染色,所以吸引了壹些消費者。彩椒也是自然存在的,只是過去沒有大面積種植,普通消費者很少見到。
吳剛說,這些果蔬用常規育種方法非常容易做到,但用轉基因不經濟。“常規育種主要是通過育種獲得具有新性狀的新品種。這裏最重要的任務之壹是“選擇”。自然發生的基因變異往往是隨機發生的。”吳剛解釋道,“無論大小還是顏色,在自然界的自然突變體中都可以找到。育種者所做的只是找到這些突變體,並將其與其他良好性狀聚合成為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