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脂肪肝有哪些常見的危害?脂肪肝患者應該註意飲食嗎?

脂肪肝有哪些常見的危害?脂肪肝患者應該註意飲食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會發生變化,導致很多疾病的爆發越來越多。近年來,脂肪肝在中國也明顯增加。脂肪肝發病率高,對身體後果嚴重,是壹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肝病。那麽脂肪肝有哪些危害呢?

1,脂肪肝的危害

壹:對肝臟的損害

脂肪肝是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產物,也是加重肝損傷的致病因素,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發展。肝細胞內脂滴增多,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腫脹,細胞核被擠離中心。脂肪的代謝要在線粒體中進行,脂肪向細胞外的運輸主要是通過滑面內質網。肝細胞內脂肪的堆積進壹步增加線粒體和內質網的負擔,降低其功能,從而影響其他營養物質、激素和維生素的代謝。肝細胞長期變性會導致肝細胞再生障礙和壞死,進而形成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2.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和冠心病。

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血壓和冠心病密切相關。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合並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因心肌梗死而猝死。

第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癥和血液粘度增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因其分子量極小,容易透過動脈內膜,沈積在血管壁上,使動脈彈性下降,動脈直徑變窄,柔韌性減弱,最終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四:肝性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也稱為內臟脂肪變性腦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線粒體損傷和酶活性喪失是其病理基礎。病理改變主要是彌漫性腦水腫和嚴重的肝臟脂肪變性,肝臟腫大,質地堅實。伴有明顯的腦部癥狀:驚厥、進行性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死亡率高達70-80%。

五:導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

各種肝病的最終結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繼發肝細胞癌的概率較高。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肝硬化壹旦發展到失代償期,易出現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衰竭、肝腎綜合征等。,而且離生命的終點也不遠了。

六:死亡率高的妊娠急性脂肪肝。

這種疾病在產科也被稱為急性黃色肝萎縮,是壹種罕見的妊娠並發癥,預後危險。多發生在妊娠最後三個月,臨床癥狀常與急性重癥肝病相似,可導致急性肝衰竭、胰腺炎、腎功能衰竭和全身凝血異常,導致迅速死亡。大部分孕婦都是第壹次懷孕。典型病例表現為急性起病,惡心、嘔吐、上腹痛、腰酸背痛、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和水腫,黃疸進行性加重。短時間內可出現昏迷、腹水、皮膚大面積瘀斑、便血、血尿。壹旦確診,應盡早終止妊娠。這是唯壹有效的方法。如果等到晚期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再進行剖腹產或引產,可能會出現產後出血,危及母嬰生命。

七: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是壹種病因不明的全身性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引起。以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癥為特征。據調查,約50%的糖尿病患者並發脂肪肝,約30-40%的脂肪肝患者並發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高於正常人。如果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濃度超過正常水平,雖然不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壹般認為是糖尿病前期。脂肪肝和糖尿病是壹對他是我的兄弟。如果兩者都用,會給治療帶來更多的困難,而且會加快病情的發展。

八:乙肝並發脂肪肝加速肝硬化發展。

臨床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合並脂肪肝會增加肝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縮短從慢性肝炎到肝炎後肝硬化的發展時間。肝纖維化是慢性肝臟發展為肝硬化的必然病理過程,肝纖維化是肝細胞外膠原基質和非膠原基質代謝失衡,導致肝竇毛細血管化,是肝纖維化的分子病理基礎。脂肪肝進壹步降低受損肝細胞的功能,必然會加速肝纖維化的進程,促進肝硬化的形成。

九: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和解毒功能。

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吞噬系統,可以通過吞噬、隔離、消除等作用,轉化人體侵入和內源性的各種抗原,使肝臟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常伴有肝脾腫大。脾臟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腫大會引起脾臟功能抵抗。淋巴細胞T細胞和B細胞在脾臟成熟分化,脾臟功能異常抑制了細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於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更容易感染。此外,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壹些有害廢物、外來毒物和毒素,包括藥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都要在肝臟中溶解,肝細胞會將所有毒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結合等過程,變成無害物質排出體外。肝細胞脂肪變性後,解毒功能降低,容易造成內毒素和外毒素在體內滯留,對機體造成毒性。

十:對身體消化系統的損害

胃、腸、肝和膽囊都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人體攝入的三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糖)必須經過肝臟代謝後,才能被人體利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受損,長期會影響脾、膽、胃、腸。中醫認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必先健脾’,‘脾主運化’;中醫也認為“肝膽既表裏”。肝病常影響膽囊的功能,臨床研究也證實,約20-30%的脂肪肝患者伴有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癥。

十壹:降低生活質量,影響事業發展。

當人們被診斷為乙肝和丙肝時,他們會感到震驚,因為他們知道病毒性肝炎的嚴重性。同學、同事、家人會害怕被感染,拒絕和妳親近,影響自己升學、就業、參軍、出國、結婚,所以會積極治療。當人們被診斷為脂肪肝時,他們往往不關心它,也不治療它。正是這種不小心,導致脂肪肝在不知不覺中從單純性脂肪肝發展到脂肪性肝炎。壹旦各種臨床癥狀和體征加重,肝功能明顯異常,可能要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去“彌補”,這是非常不明智的。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脂肪肝的發病正迅速向年輕化甚至幼稚化發展;由於辦公條件的現代化,人們的活動日益減少,朋友聚會、社交娛樂和豐富的夜生活是脂肪肝的溫床。根據深圳、廣州、廈門的調查,30歲左右男性脂肪肝患病率約為20-30%。有權力、有錢、事業有成的白領、老板、政府公務員比例最大。他們中的壹些人出現了頭暈、氣短、乏力、體力下降、厭食、疲勞、性功能障礙、胸悶、肝區疼痛、記憶力減退、易怒、經常缺火等癥狀,在激烈的競爭中顯示出自己的無能,影響了職業生涯的發展。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獲勝者必須是精力、體力、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我們真心希望妳的事業不要被脂肪肝這個隱形殺手毀掉,早診早治,輕裝上陣迎接挑戰!

2、脂肪肝檢查

1.肝臟b超檢查。肝臟b超檢查具有經濟、快速、準確、無創傷等優點,目前被列為脂肪肝檢查的首選。彌漫性脂肪肝以b超為特征,肝臟回聲強度大於脾腎,稱為亮肝;肝臟遠場回波衰減;肝臟中的血管不清楚或細長。局限性脂肪肝的b超表現為邊緣清晰的弱回聲區,呈圓形或斑片狀,但無腫塊效應,無血管旁路或中斷,甚至門靜脈正常伸入此區。局限性脂肪肝容易誤診為肝內腫瘤。

2.血脂分析。中性脂肪、總膽固醇、遊離脂肪酸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三酰甘油)最有診斷價值。約54%的患者膽固醇升高,但血清膽固醇濃度與肝組織活檢脂肪量無關。

3.肝活檢肝活檢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提倡在b超引導下進行肝臟穿刺,以提高穿刺的準確性,最大限度減少肝臟損傷。但由於其創傷性和壹定的危險性,患者難以接受。目前多用於鑒別診斷。脂肪肝活檢標本顯示,大脂肪球可將細胞核推到壹邊,整個肝細胞分裂可形成脂肪囊腫。肝細胞壞死和炎癥反應輕微或無。

4.肝功能測試。肝功能正常的輕度脂肪肝。中重度脂肪肝表現為ALT、AST中度、輕度升高,罕見升高。壹般來說,肥胖性脂肪肝的ALT高於AST,而酒精性脂肪肝的AST高於ALT。血清膽紅素異常;血清膽堿酯酶升高80%以上。

5.5的準確性。CT和MRICT對脂肪肝的診斷高於b超,對脂肪肝的診斷、分型、量化和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於局限性脂肪肝,可以更明確的與肝癌、肝血管瘤、肝膿腫相區別。但其價格較高,MRI比CT貴,所以脂肪肝的診斷優勢並不明顯。CT和MRI顯示CT累及的脂肪肝密度變低,常接近或低於水。正常肝臟的CT密度壹般高於脾臟,壹旦肝臟的CT值低於脾臟,就可以認為肝臟的CT值偏低。脂肪浸潤肝臟可以看到清晰的肝臟血管影,為幹樹枝狀,增強後血管影更清晰。彌漫性脂肪肝壹般是均勻的。局限性脂肪肝多見於肝右葉,尤其是肝後段。病變區肝臟飽滿,情節縮小不均,邊界模糊。增強後病竈密度不均勻增加,可見血管影。做肝穿刺時壹定要註意,雖然肝穿刺的危險性不大,但肝臟畢竟是重要的器官,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

3.脂肪肝患者應該吃什麽?

1.豆制品——脂肪肝飲食治療的首選食物,包括豆漿、豆腐、豆芽等。現代營養學研究證明,豆制品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降血脂的功能。如果每天攝入30 ~ 50g大豆蛋白,可以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而不影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研究人員指出,大豆的降脂作用明顯與原有血脂水平有關。原血脂越高,大豆的降脂作用越顯著。

2.燕麥——富含亞油酸,占所有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燕麥中含有皂甙,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

3.洋蔥——具有促進血栓溶解、降低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外周血流量的作用。國外學者認為,中老年人多吃洋蔥,可以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腦血栓、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

4.大蒜——具有舒張血管、化解血小板過度聚集、阻止膽固醇生物合成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報道稱,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堅持食用大蒜,4~5周後血壓下降65,438+00%,血清總膽固醇下降8% ~ 65,438+00%。如果每個人每天吃壹個大蒜,心腦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但伴有肝硬化或明顯肝膽癥狀時應禁用。

5.牛奶中含有的羥基和甲基戊二酸可以抑制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較多的鈣,也能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