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在三甲醫院生產時,醫院也專門備有姜艾水給產婦擦身子。
每天壹到傍晚,就有阿姨專門推著兩大桶滾燙的姜艾水從走廊那經過,挨個在病房門口問要不要姜艾水,誰要誰就拿個盆子或桶去打。
用姜艾水擦了身體之後,真的是渾身通透的感覺,特別是奶水,漲得痛死了。
我壹胎時是在別的醫院,當時那醫院並沒有這個,產後也只用熱水擦身子,後面腰酸背痛得挺厲害的。即便是出了月子,壹旦過了下午三點,做點累點的活,那腰就直不起來,成弓字形。
當然,也可能與月子沒休息好有關系吧。
不過壹胎的奶水沒那麽多,老是要催奶。
感覺這個姜艾水擦身真的很好,反正用它把全身擦了壹遍後,感覺那些筋脈那些骨頭全部會呼吸壹般,好舒服,睡得也好,產後恢復得也比壹胎時好。
我兩胎都是剖的,壹胎的刀口出了月子,有輕微拉扯還是痛得要死。可二胎,月子還沒過半,就感覺那刀口愈合得蠻好了,輕微的拉扯,沒感覺。
不知別的地方如何,我們這邊都有月子裏用姜艾水擦身洗臉泡腳的習俗。
妯娌從小體寒,經常畏寒怕冷,壹到冷天裏,都要比別人多加壹件厚衣。
可是,那手腳從來都是跟冰塊似的,經常捂不暖的。
她跟我提過,冬天裏,她如果不把手腳用熱水泡暖,那她會在被窩裏好久都睡不著,因為睡很久那被窩都是冷的。結婚後,都是她老公給她捂腳睡。
她聽人家說,月子裏用姜艾水泡腳擦身可改善這情況。她便在月子裏天天用姜艾水擦身泡腳。現在那些手腳冰涼的現象沒有了,冬天也穿得不厚。
她認為,就是月子裏用姜艾水才把她的身體調理好的。
他們夫妻挺 搞笑 的,經常有那麽壹個情景。
小叔子(她丈夫)穿了件毛衣,還套了件膨脹著的絲棉服,還在那搓手抱怨這鬼天氣怎麽那麽冷,而穿著件短袖的妯娌只能很無語地盯著他,然後面無表情地扔下壹句話:“老窩在那壹動不動能不冷麽?幹活就不冷了,快去洗碗。”(小叔子從小就很瘦)
她真的不怕冷的,當時我也很驚奇。不過現在的我也不驚奇了,因為我現在也比以前的冬天穿得少。
產後妯娌的冬天,就是壹件薄外套薄短袖就可以了。我弟妹跟她的情況壹樣,結婚後生完壹胎,月子裏用姜艾水擦身泡腳,很少穿過厚的外套了。婚前的那些毛衣厚外套什麽的只能放箱底裏。
我沒有她們那麽厲害,我在冬天要壹件長袖加壹件風衣。
不過要比以前好了,我以前的冬天都是,裏面壹件厚厚的加絨衫,外面壹件絲棉外套或壹件羽絨服,有時候還得加壹件羽絨服背心。
現在那些厚衣也壓箱底了,穿那些幹活真的挺累人的,真不知道以前為什麽沒這感覺。
當然,我們這邊是南方,廣東,比北方暖和很多。
這,是個人的經歷感悟。
其實,不用老是用怪異的眼光去看這些,我們不是老是在電視上看到藥浴什麽的嗎?還有那個艾炙 養生 ,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
數千年的 歷史 了,能人異士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那真是無窮無盡的。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壹定就是糟粕,今人壹定就比前人聰明?
我們現在用的字還是前人發明的呢,壹代代地在改良著。
這個發明者不是我,那個改良者也不是我,所以總有著敬畏之心。
質疑壹樣東西,那得有充分的理由。不是專業人士,還是多思考下再質疑,或者去請教專業人士,了解了再質疑。
好像扯遠了,還是說艾水吧。
我們月子裏是用水加酒加姜加艾草用大火煮開的,熬出味就行了。
有條件的話,那鮮姜用炙熱的炭灰焐壹下,最好是焐到剛剛透心的樣子,然後全部拍爛,再放進鍋裏煮。(這個是老中醫叫的,說是除去姜裏的寒氣??好像是這個說法很多老人也這樣叫,說月子裏用的姜都要用用炭火焐過,最好是竹炭)。
都這樣用,我是受益者,身邊也有挺多這樣的受益者。
這姜艾水擦身泡腳的方法,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好了不少,所以我是挺感激前人給我們留下這樣的方子的。
最後,祝 健康 順遂,合家幸福。
我之前死活都不信,可以說是抗拒,覺得像迷信壹樣,可是公公親自回老家給我準備了艾草還有松針等東西,怕我嫌臟用棉布把水過濾了很多遍,我不忍拂了他們的好意,想著反正我在衛生間裏關著門,洗不洗他們也看不見,就做做樣子吧,本來我是剖腹產也就只能擦擦。老公也不信,想著擦擦也沒什麽,然後壹邊擦壹邊熏,搞了個把小時吧,沒想到壹直不多的奶竟然直接就冒出來了,腰疼也好多了。當然我也不知道是艾草的作用還是用普通熱水同樣有這個作用,只是我的親身體驗
她如果肯給妳燒艾草水洗澡,而不是只告訴妳方法而不作為,已經很好了,是我的話,我就不管她科不科學,只是洗澡的事。我生過兩個孩子,也是這幾年的時候,都是在深圳生的,第壹次我婆婆裝了滿滿壹大蛇皮袋的草藥去,老家人做月子都這麽洗,壹袋是給我洗澡用的,祛濕祛寒,壹袋是給寶寶洗的,去黃疸。每天她都燒水給我們兩個洗。
第二次的時候因為提前把婆婆叫去了,她沒來得及準備東西,帶的不多,臨時買了點,剛好住我們樓下的朋友她先我壹個月生,她家人寄了壹大袋草藥給她,沒用完,就轉給我了。
因為我婆婆和我老公照顧得好,我恢復得挺好的。
孕期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10個有9個都說我的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