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回避型依戀的人喜歡壹個人會怎麽樣?

回避型依戀的人喜歡壹個人會怎麽樣?

什麽是回避型依戀人格?

妳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妳很喜歡壹個人,但是當對方對妳表現出同樣的好感時,妳卻害怕這種感情,加快了逃避的速度。

我很想要,但是不敢。

01

回避型依戀人格屬於情緒障礙,是壹種心理疾病。這種性格多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受到嚴重的情感創傷所致。

研究表明,0~3歲是嬰兒情緒的關鍵期,他們依賴父母,渴望得到回應。

在此期間,壹般情況下,如果父母離開寶寶壹段時間,寶寶會變得敏感不安,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回來後,嬰兒會變得更加粘人。

但對於回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來說,在嬰兒期,父母離開壹段時間,他們就會表現出冷漠,專註於手中的玩具。他們的父母回來後,不會表現出親近和喜悅,會用冷漠、反抗和冷漠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02

壹個人之所以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於他對積極回應的良好期待,這種期待來自於無數的積極經歷。

相反,每壹次被拒絕的經歷,都會激起各種尷尬、羞恥、屈辱的經歷。人天生就會害怕再次經歷那些痛苦的感受。

自我壓抑和自我否定成了壹種防禦手段。他們拒絕甚至害怕從別人那裏得到滿足,因為他們害怕再次體驗小時候被拒絕的尷尬感覺。

即使內心欲望如火,我也會做出不需要的冷淡態度,以免受到傷害。

03

所有拒絕的表現都透露著壹個信號:我不配!

我的壹個朋友曾經給我講過她的成長經歷。

她是家裏的老二,就像《請回答1988》裏的德善。她上面有個成績很好的姐姐,下面有個甜美討人喜歡的哥哥。從小到大,她屬於被忽視的那壹類:穿衣服的姐姐,吃零食的弟弟,自己的需求從來沒有被看到過。

長大工作後,每當她看中漂亮的衣服,自己買得起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即使在朋友的勸說下,她仍然對穿著它們充滿焦慮。因為在她的潛意識裏,她不配擁有漂亮的衣服。

04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問題:被遺棄被忽視的孩子是什麽感覺?

有壹個回答特別發自內心:在這個世界上,我不是任何人的“最重要的人”。

就像在不喜歡松子的生活裏,松子說:對不起,我生來就是人。這種被忽視的絕望甚至會伴隨回避型依戀的壹生。

05

那麽,如何走出回避型依戀人格的狀態呢?

首先妳要問自己:我需要什麽,我想要什麽,我想要什麽?發現,發現,然後滿足,滋養自己。

第二,走出舒適區。妳想改變嗎?妳有強烈的改變欲望嗎?邁出第壹步往往很難,但下壹步就會順利很多。可以從壹些小事做起。比如別人對妳好的時候,接受,然後找個機會回報,請別人吃飯,或者送個禮物。邁出最艱難的壹步,妳會發現,只有改變才會帶來力量。

然後,自強不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慢慢讓自己變得自信。自信會給妳接受別人善意的勇氣。

最後,學會愛別人。即使進入親密關系,回避模式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關系中,要學會如何去愛和被愛。只有這樣,我們心中的孩子才能慢慢長大,才能過上光明自信的生活。無畏的人。

不再害怕被拒絕,不再害怕被傷害,努力接受別人的溫暖,輻射出自己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