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眾所周知,我國傳統文化數不勝數,並且有著十分濃郁的地域性特色,比如部分地區每到立秋日,都有吃秋桃的習慣,並且在桃子吃完後還要將桃核留藏起來,除了文化意義外,桃子本身含有潤肺的功效,秋季食用可以滋陰養肺,增強身體免疫能力。但立秋節氣還可以吃什麽食物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2021立秋要吃啥。
2021立秋要吃啥
1、立秋節氣吃“渣”:
在山東立秋吃“渣”,它是壹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壹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壹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2、立秋節氣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源於明朝,為了犒勞士兵,選擇有肉感的茄子替代,壹直流傳下來。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壹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壹晚,於立秋當日吃下。
3、立秋節氣吃西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壹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誌》記載:“立秋前壹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不同地區立秋吃什麽
北京“貼秋膘”
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壹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杭州吃西瓜
江南壹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壹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壹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壹年的瘟疫。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壹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壹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壹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壹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立秋飲食養生
1、潤燥安神的食物:秋季氣候幹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百合、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2、平補的食物: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3、健脾胃的食物:苦夏的煎熬,有“入夏無病三分虛”的說法,這時人們脾胃普遍較弱,養生要註意調理脾胃,多食用清熱、利濕、健脾的食品,使體內的積存濕熱排出,以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健脾胃的食物有山藥、扁豆、栗子、大棗、牛肉、山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