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用白磷與金屬鈉反應水解產物,但成本太高。磷光
俗稱鬼火。磷化氫燃燒時產生火焰。磷與水或堿反應生成磷化氫,磷化氫是壹種無色氣體,可以自燃。人和動物屍體腐爛自燃時會釋放磷化氫。夜間在野外有時看到的白色藍綠色火焰是磷火。
如果妳在炎熱的夏夜耐心地盯著這個荒墳多的地方,也許妳會發現閃爍的藍色火花光。迷信的人所說的:“那是死人的鬼,鬼在那裏徘徊”,也就是所謂的“鬼火”。也有人說,如果有人經過,那些“鬼火”就會跟著他們。其實這些都是假的。
“鬼火”的傳說
因為人們不知道鬼火的成因,只知道這種火焰經常出現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是忽明忽暗的。因此,將這種神秘的火焰稱為“鬼火”,被認為是壹種不祥之兆,是由鬼魂引起的現象。世界各地都有關於鬼火的傳說。比如在愛爾蘭,鬼火來源於後來的萬聖節鬼火,安徒生童話裏也有壹個關於鬼火的故事,《鬼火進城》。據說德國煉金術士勃蘭特在1669年發現磷時,曾用希臘語“鬼火”來命名這種物質,但希臘語也可以解釋為“晨星”。沒有證據表明他當時借用了“鬼火”的意思來命名磷。
中國也有很多關於鬼火的傳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中經常提到鬼火,但人們認為它是閻羅王的鬼燈。但早在南宋時期,就有人明白了磷與鬼火出現的關系。如南宋陸遊《舊學寺筆記》中提到“少年時,最多在鄉間見鬼火,麥苗稻穗之枝常迸火,色青,而不能再見。”丐幫出征已經很久了,所謂人血是磷,我不信。今天,我再也看不到了。對看到的人來說很奇怪。清代紀昀《嶽薇草堂筆記》卷九甚至寫道:“磷是鬼火。"
日本傳說中的鬼也有描寫鬼火的,在畫這些鬼(尤其是夏天鬧鬼的)的時候,往往會在旁邊畫幾個鬼火。
真的是“鬼火”嗎?真的是死者的鬼魂嗎?不,人死了,所有的活動都停止了。沒有靈魂脫離肉體。
“鬼火”其實就是磷火,是壹種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它是這樣形成的:人體除了絕大多數的碳、氫、氧之外,還含有其他元素,如磷、硫、鐵等。人體骨骼含有更多的磷化鈣。人死了,屍體埋在地下腐爛,各種化學反應在發生。磷從磷酸鹽轉化為磷化氫。磷化氫是壹種氣體物質,燃點低,在室溫下與空氣接觸會燃燒。磷化氫產生後,沿著地面的裂縫或孔洞散發到空氣中,燃燒後發出藍光。這就是磷火,也就是俗稱的“鬼火”。
為什麽“鬼火”在仲夏夜更常見?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溫度很高,化學反應速度加快,容易形成磷化氫。因為溫度高,磷化氫也容易自燃。
那為什麽“南瓜燈”會到處追人?眾所周知,晚上,尤其是沒有風的時候,空氣壹般是靜止的。因為磷火很輕,如果風或者人經過,帶動空氣流動,磷火就會隨著空氣浮動,甚至隨著人的步伐,妳慢它也慢,妳快它也快;當妳停下來的時候,因為沒有動力驅動空氣,空氣就停止了,“鬼火”自然也就停止了。這種現象絕不是鬼追人。
另外,磷在自然條件下的燃燒溫度為40℃。所以磷是極度易燃的!
鬼火被納入科學討論只有200年左右,這些奇怪的火焰已經不再神秘。科學實驗證明,鬼火其實是生物分解產生的氣體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其成分中最重要的“可疑分子”是磷化氫。這是壹種無色氣體,其分子由1個磷原子和3個氫原子組成,是在有機物腐爛過程中產生的(這也是為什麽墓地或沼澤是它出沒的主要場所)。磷化氫散發出腐爛的魚腥味。壹旦它被釋放到空氣中,就會與氧氣發生反應並燃燒。
當然,壹些科學家認為,化學反應可能是由於甲烷的存在。但根據收集到的壹點點證據來看,鬼火是壹種“冷火”,與甲烷的燃燒特性相反。此外,甲烷火焰是淡藍色的,而鬼火是淡黃色的。這就引出了另壹個結論:鬼火不是燃燒的結果,而是另壹種現象:化學發光。在這種情況下,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不是熱量,而只是可見光。在自然界中,這種現象被稱為生物發光,存在於動物和植物中。
壹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螢火蟲。在熒光素酶(壹種加速化學反應的酶)的幫助下,螢火蟲腹部存在的熒光素在求偶階段與氧氣反應產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