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世上那些長得稀奇古怪動物

世上那些長得稀奇古怪動物

1、紅唇蝙蝠魚

紅唇蝙蝠魚:以其“烈焰紅唇”聞名。體長可達25厘米,體平扁,尾部粗短。頭平扁,寬大,平扁形。吻短,紅色,有吻棘。眼大。當蝙蝠魚成熟的時候,它們的背鰭會變成壹個棘狀突起,科學家推測其具有誘捕獵物的功能。特殊的是它有四條“腿”,有著壹個大頭,用胸鰭在海底“行走”。成年時,其背鰭會長成類似頭角的刺狀,投影來引誘獵物。長相真的很特別。 由於遊泳能力很差,這種奇特的魚類更多的是在海底爬行。主食是蝦、軟體動物、小魚、螃蟹和蠕蟲。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海域。

2、低地斑紋馬島猬

這個小家夥長得十分奇特,既有豪豬的影子也有刺猬的影子,成年體長在16-19厘米之間,體重約90-220克,主要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和北部的低地熱帶雨林之中。

科學家研究發現,馬島猬用來探測和識別氣味的神經元數量十分龐大。使得它們像是來自外太空的偵探壹樣,擁有超級靈敏的鼻子,能夠聞到地下深處獵物的味道,比如幼蟲和蠕蟲等小型昆蟲。

而通過數據模擬更為驚人,以45公斤的警犬為參照,把113克的馬島猬按比例放大,然後讓它們去尋找埋在地下深處的骨頭。警犬能夠嗅出埋在地下12米深的骨頭,而馬島猬卻可以鉆到地下40.5米深的地方挖出那塊骨頭。

它們的交流方式也十分特別,會震動背部特定區域的剛毛,發出低沈的“嘎吱”或者“砰砰”的聲音,特別是激動時尤為明顯。

最後需要特別註意的是,低地斑紋馬島猬並不帶毒,只有單純的物理攻擊,別被刺傷就好。

3、黑麂

黑麂(hēi jǐ )是鹿科麂屬的哺乳動物,也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體長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冬毛上體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較長,壹般超過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側毛色純白,白尾十分醒目。 眼後的額項部有簇狀鮮棕、淺褐或淡黃色的長毛,有時能把兩只短角遮得看不出來"蓬頭麂"之名就是從此而來的。黑麂是中國的特產動物,沒有亞種分化,分布範圍十分狹小,分布於浙江省、安徽省南部,湖北,江西,湖南。棲息於海拔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灌木叢。主要以草本植物的葉和嫩枝等為食,種類多達近百種。1978年全國的種群數量尚有7,000~8,500只,2011年時則不到5,000只,皖南山區估計有2,600~2,700只,總體呈逐年下降之勢。中國自1978年開始進行黑麂進行人工飼養和繁殖。國家壹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4、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是海神鰓科、海神鰓屬的海洋軟體動物。體長3-8厘米。體型扁平,末端尖細,頭部圓鈍,口腔周圍有觸須,齒舌具有鋸齒狀齒片,體側有壹對極小的嗅角。背側銀灰色,腹側藍色。體內有氣囊。其腹足邊緣兩側布有深藍色條紋,並由體側生出3-6枚附肢。附肢在末端分叉,以輻射狀排列,構成了該種的露鰓,每根露鰓的末端均具有刺胞囊。

分布於世界多地的海域,如加勒比海、南非東海岸、莫桑比克、北大西洋、太平洋東北部、北太平洋、南非南海岸等。漂浮於海面,捕食僧帽水母、銀幣水母(Porpitaporpita)、帆水母、紫螺等動物。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不會被水母的刺細胞蜇傷,還會將獵物的刺細胞儲存至自身的刺胞囊中,用於防衛。該種雌雄同體,2只交配完畢後均可產卵。

5、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是漂水虱科大王具足蟲屬動物,或稱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蟲。大王具足蟲還是世界體積最大的節肢動物,主要生活在深海中。

6、星鼻鼴鼠

星鼻鼴是小型動物,只能讓磅秤的指針傾斜為50公克,大約是小鼠的兩倍。它們生活在濕地的淺層地道中,遍及美國東北與加拿大東部,獵食的環境涵蓋地下及水下。 星鼻鼴在潮濕的低地生活,以小型的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蚯蚓及軟體動物為食糧。星鼻鼴是遊泳能手,能夠在河或池塘的底部搜索糧秣。與其他種類的鼴鼠壹樣,星鼻鼴同樣會在離地不遠的地底挖掘隧道來覓食,而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都在水底。星鼻鼴不管日夜都壹樣活躍,就算是冬天,照舊保持活力。有生物學家留意到星鼻鼴即使是在雪裏亦能夠挖掘隧道,而且在冰封的河流亦壹樣可以遊泳。有關星鼻鼴的社會習性不詳,但估計應該是群居的。

7、水滴魚

生存於深海處的海洋生物

水滴魚,又名憂傷魚或軟隱棘杜父魚、波波魚,由於長著壹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這種海底怪魚確實理由郁悶:科學家警告稱,由於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維的威脅。水滴魚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沿岸,最深達1200米的海底當中,由於很難達到這種魚的棲息地,所以很少被人類所發現。水滴魚身體呈凝膠狀,可長到30.5厘米。[1]水滴魚生活的地方,魚膘(幫助魚類保持浮力)很難有效的工作。為了保持浮力,水滴魚渾身由密度比水略小的凝膠狀物質構成,密度比水稍小,這使得它不花力氣就能輕松地從海底浮起。缺乏肌肉對於水滴魚來說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它主要靠吞食面前的可食用物質為生。

8、劍吻鯊

軟骨魚綱鯊目動物

劍吻鯊,有時也被稱為歐氏尖吻鮫,這實在是壹種非常奇特的深海物種。劍吻鯊是壹種非常奇特的深海動物。這種鯊魚是粉紅色偏白色的,藍色的翅膀,擁有彈性的皮膚。[1]它是鯊魚中最稀有的種類之壹,沒有人理解它為什麽會長成這幅樣子,它長長的鼻子對它捕食獵物根本就是壹個障礙,但或許它可以幫助探測獵物的存在。劍吻鯊生活於白堊紀時代。它們的外觀與現存的歐氏尖吻鮫非常相似,故有學者將歐氏尖吻鮫重新分類在劍吻鯊屬中。但是,大部份的鯊魚專家均認為它們有足夠的分別來成立另壹屬。劍吻鯊有壹扁長的吻,鋒利及錐狀的牙齒,非常適合來捕捉魚類或撕開獵物。

9、高鼻羚羊

偶蹄目牛科高鼻羚屬哺乳動物

高鼻羚(學名為Saiga tatarica)別名賽加羚羊、大鼻羚羊,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鼻骨高度發育並卷曲,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生活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結成小群生活。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現已引種回國,在甘肅和新疆半散養,為恢復野外種群進行實驗和研究。人們通常所說的名貴藥用羚羊角,就是出自高鼻羚羊。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10、小飛象章魚

章魚種類

小飛象章魚:是在2009年發現的,外表可能給人壹種渾身長滿耳朵的感覺。這些突出物實際上是它的鰭,幫助其在海下1英裏(約合1.6公裏)漆黑壹片的環境中遊動前行。因其外貌酷似迪斯尼動畫片中的小飛象而得名[1]。小飛象章魚體長20cm左右,胴部袋形,較短,皮膚光滑,肌肉松軟,長有兩只“耳朵”和壹個長“鼻子”;深海小型種,體半凝膠質,體前後收縮,外套腔開口為壹窄縫,漏鬥短小;內殼U形,卵大,外有卵管腺分泌物形成的堅硬外殼包裹,外形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