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水泡腳補腎嗎
熱水泡腳有補腎的作用。腳部是人體經絡循行的重要區域,不同的經絡對應不同的腑臟。經常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腳部的反射區和經絡,起到調節和改善各器官功能、協調腑臟的功效。
2、什麽時候泡腳補腎
晚上7-9點是腎經氣血最弱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用熱水泡腳,能促進身體的氣血流進腎經,起到補腎益氣的作用。腎經氣血充足,腎氣自然就旺,從而也能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3、熱水泡腳的正確方法
用熱水泡腳時,水溫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由於金屬易冷,所以泡腳的容器最好用木盆,泡腳的水量以浸到小腿壹半以上為宜。泡腳前可以喝壹杯水,以補充體液。
4、中藥泡腳補腎
(1)姜汁泡腳
將生姜洗凈後拍碎,放入泡腳水中。用生姜水泡腳能暖身驅寒,同時也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起到滋養腎臟的作用。
(2)艾草泡腳
將艾草洗凈,放入鍋中煎煮,取藥液泡腳,有很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經絡暢通對腎臟滋養功效自然也更好。
應註意孕婦不要隨意使用中藥材泡腳,以免對自身和胎兒造成傷害。
5、泡腳禁忌需知
1、太飽太餓時都不易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病人當心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者是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要留意泡腳的水溫。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癥、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因為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只需要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6、腎虛的日常調理
1.常打太極拳。練習太極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氣清新的公園內、樹下、水邊進行。
2.每天自我按摩腰部: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兩側,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壹次,每次約200下。
3.每天搓腳心:兩手對掌搓熱後,以左手擦右腳心,以右手擦左腳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4.每天做縮肛運動: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氣時,做縮肛動作,吸氣時放松,反復進行30次左右。
5.每天做壹套簡易體操(如果有時間,也可連續做多次):
(1)兩足平行,足距同肩寬,目視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兩掌貼於褲縫,手指自然張開。足跟提起,連續呼吸9次。
(2)足跟落地,吸氣,慢慢曲膝下蹲,兩手背逐漸轉前,虎口對腳踝;手接近地面時,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氣。
(3)憋氣,身體逐漸起立,兩手下垂,逐漸握緊拳頭。
(4)呼氣,身體立正,兩臂外擰,拳心向前,兩肘從兩側擠壓軟肋,同時身體和腳跟部用力上提,並提肛,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