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位置:
瑞金-湘江-烏江-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安順場)-瀘定橋-帽兒蓋-臘子口-吳起-會寧
2.主要活動:
從瑞金出發——突破敵人四道防線——渡烏江——占領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渡大渡河——飛越瀘定橋——穿越雪山——穿越草原——吳起駐陜北(650
1934 10,中央紅軍主力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
同年6月165438+10月和次年4月,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陜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離開原根據地開始長征。
10月,1935,11,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壹軍團、第六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
1936年6月,第二、第六軍團組建第二軍。5438年6月+10月,紅軍壹、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結束長征。其中,紅軍長征歷時壹年,轉戰14省,行程約25000裏。
最後的會面地點是甘肅會寧。
從6月1934開始,到6月1936結束。持續了兩年。
走訪的主要城市有: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
擴展數據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轉戰380余次,攻占縣城700余座。紅軍犧牲了430多名營級以上幹部,平均年齡不到30歲。* * *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 * *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山,渡過24條河。
紅軍於6月1935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 10,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與紅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路線
(1934,65438+10月-1936,65438+10月)描述:長征經過主要地點。
1.紅1部隊長征路線
婁山關、黃木、中甸、安順昌、永順、大湧、桑植、漢源
2.紅軍的長征路線
分水、淳安、懷玉山、常山、崇西、玉山、江山、橫峰
⒀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
益陽、鼓樓、清遠、福安、寧岡、寧化、井岡山、宜都。
4.紅6軍西進的路線。
長汀、泉州、桂東、新豐、瑞金、寧遠、汝城、王母渡
5.紅7軍團北行路線
大田、田亮、新田、宜章、城口、安遠、界首、盤縣、賓川
[6]紅10軍團北行路線
會澤、焦平度、涇縣、黔西、遵義、威信(紮西)和西昌
曾經的紅25軍長征路線。
何家沖、金家寨、涇縣、旌德、陶家河、唐口、譚家橋
革命根據地和遊擊區
瀘定、天全、名山、毛公、兩河口、爐霍、甘孜、蒼溪
敵人攻擊方向
巴中、毛爾蓋、阿壩、巴西、楊珊、柞水、盧氏、臘子口
敵人封鎖
淳化、會寧、將臺堡、延安、永平鎮、吳起、神木。
革命根據地:
中央革命根據地、閩浙贛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湘贛革命根據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川陜革命根據地、鄂豫陜革命根據地、陜甘寧革命根據地。
參考數據
百度百科-長征
百度百科-長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