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癥狀
其臨床特點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受累動脈博動減弱或消失,伴有遊走性血栓性淺表靜脈炎,嚴重者可有肢端潰瘍或壞死。好發於男性青壯年,女性少見。多在寒冷季節發病,病程遷延,病變常從下肢肢端開始,以後逐漸向足部、小腿發展。單獨發生在上肢者很少見,累及腦、心、腎等部位者更少見。
1.多見於20~40歲的男性吸煙者,絕大多數為下肢受累。
2.起病時肢端發涼、怕冷、麻木、酸痛,繼而出現間歇性跛行,最後發展為靜息痛,尤以夜間為甚。
3.肢端皮膚呈紫紅或蒼白,皮溫降低,皮膚幹燥,小腿肌肉萎縮,趾或足發生潰瘍及幹性壞疽,可伴有遊走性淺靜脈炎,足背動脈和(或)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肢體位置試驗陽性,即平臥擡高患肢時肢體末端蒼白、下垂時潮紅或紫紺。
4.免疫球蛋白增高、抗動脈抗體陽性,有助診斷。肢體節段性測壓、動脈波形分析、經皮氧分壓測定、皮溫測定、肢體紅外線熱圖像檢查,有助於判斷閉塞的部位及病變程度。動脈造影顯示病變呈節段性分布,受累段狹窄或閉塞。
2、脈管炎的治療方法
壹、西醫
1、非手術療法
①壹般療法。嚴禁吸煙;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患肢運動鍛煉
②藥物療法。中醫中藥,血管擴張劑,去纖維蛋白治療。
③交感神經阻滯。
④肢體負壓療法。將患肢置入密閉艙內,上肢給予-10.6kPa(-80mmHg),下肢予-13.3kPa(-100mmHg)之壓力,每次10~15分鐘,1~2次/日,10~20次為壹療程。
⑤高壓氧治療。
2、手術療法
①胸或腰交感神經節切除術。適用於早期患者。
②腎上腺切除術。經交感神經節切除術後不能行動脈重建術的晚期患者,可行腎上腺切除術。亦可壹並切除交感神經節。
③動脈血栓內膜剝除術。
④動脈旁路手術。
⑤大網膜移植術。分帶蒂移植與遊離移植,通過皮下隧道,將網膜依次拉至肢體遠端。
⑥肢體靜脈動脈化手術。
二、中醫
淤血阻脈:患肢疼痛不休,夜間尤甚,常常抱膝呻吟難眠,膚色暗紅、紫紅或青紫,足背部汗毛脫落,趾甲變厚,皮膚、肌肉萎縮,可伴有粟粒樣黃色淤點反復出現,足背動脈消失,精神疲憊,面色蒼白,消瘦,納物不香,舌偏紅或紫暗、苔白,脈沈細澀。
治法:活血化淤,通絡止痛。
方藥:生地10克、赤芍凹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肉桂5克、元胡粉(沖)6克、炙乳沒各6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甘蘋10克、枳殼15克、王不留行15克、兩面針根15克、牛膝貝克、桑枝15克、烏蛇20克、水蛭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