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什麽都要用特定的餐具。中國人把西餐作為學習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在享受西餐優雅的用餐氛圍時,舉止要得體,吃飯要有“禮”。
餐巾布西式餐巾壹般都是用布做的,餐巾布呈方形扁平狀,顏色素雅。經常放在腿上,講究禮儀的時候也可以放在胸前,放松的時候也可以放在桌子上。餐巾壹角正對著妳的胸部,壓著盤子。
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手。應該對角折疊成三角形,或者平行折疊成矩形。所有汙漬都要往裏面擦,外表要壹直保持整潔。離開座位時,即使是臨時離開,也要取下餐巾布,隨意折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放在桌邊或桌角,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餐刀、餐叉、餐勺西餐中使用的餐刀、餐叉和餐勺各有各的用途,不能替換或混用。
刀:它是用來切食物的。不要用刀攪食物,往嘴裏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吃飯的時候同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正確的用法是:鋸齒小的那把用來切肉做食物;中等大小用於將大塊蔬菜切成小塊;還有那種刀尖是圓的,頂端有些上翹的小刀是用來切包子的,然後用它挑壹些果醬和奶油塗在上面。
叉子:左手持叉,叉食物到嘴邊時動作要輕。拿起適量的食物,壹次性放進嘴裏。用嘴叼起食物時,牙齒只接觸食物。不要咬叉子,也不要讓刀叉在牙齒或盤子上發出聲音。
勺子:在正式場合,勺子有很多種,小的用來盛咖啡和甜點;塗黃油和分享蛋糕的公寓;較大,用於喝湯或盛小食品;最大的是用來分湯的,在自助餐裏很常見。
餐具擺放:餐具按照上菜的順序由外向內擺放。有些菜用完後會去掉壹些刀叉。
註意刀叉的方向和位置。刀叉呈八字形擺放在茶托上,刀口向內,叉尖朝下,表示妳會繼續吃下去;刀叉平行放在茶托上,刀口朝外,叉尖朝上,表示不吃。勺子水平放在湯盤裏,勺子中心朝上,這也意味著湯類餐具可以拿走。
優雅用餐:喝濃湯時,橫拿勺子,由外向內輕輕舀。不要把勺子挖到最後。勺子的外面接觸到湯。喝的時候用嘴唇碰勺子裏面,不要拿起湯盆喝。湯快喝完的時候,左手放在胸前輕輕提起湯盆內側,把湯集中在盆底的壹側,右手舀出來。吃披薩或其他蛋糕時,用刀切下壹塊剛好可以壹口吃下,用叉子送入口中。
吃面包的時候,壹只手拿著面包,另壹只手撕下壹小塊放進嘴裏。不要咬整個面包。吃西餐時,要衣著整潔,坐姿端正,背部挺直,伸長脖子。最重要的是保持雙手幹凈,指甲修剪整齊。
要品嘗西餐文化,建議妳有時間去崇文門的美心餐廳看壹看。那裏的西餐廳按照19年末獨特的法式浪漫風格裝修,裝飾華麗典雅,樂池裏有小樂隊演奏古典歌曲,服務員身著晚禮服。這是凱爾西姆餐廳的傳統,讓顧客先大飽眼福(餐廳布置),然後是耳朵(輕柔的音樂),最後是嘴巴(美味的法國菜)。研究西餐的學者,經過長期的討論和歸納,認為吃西餐最重要的是講究六個“M”。
西餐六個m。
第壹個是“菜單”
當妳進入西餐廳時,服務員會先帶妳到妳的座位。當妳坐下的時候,菜單會先被提出來。菜單被視為餐廳的門面,老板壹直很重視。菜單的封面是用最好的布料做成的,有的甚至用柔軟的羊皮做成各種漂亮的圖案。這裏稱之為菜單似乎不太合適,但應該稱之為“菜單”。
我對如何點好菜有壹套獨特的訣竅。不管我在國內外的西餐廳怎麽吃,我點的菜往往好吃又便宜,經常被同事們稱贊。我的辦法是打開菜單,看看哪道菜是以酒店命名的。我經常服用。我知道廚師是不會拿自己的名字開玩笑的,所以他們花大力氣做出來的菜肯定好吃。請說重點。
說到點餐,看菜單讓我想起了近20年前發生在馬克西姆餐廳的壹件事。四個年輕的“萬元戶”農民走進了這家豪華的餐廳。他們有錢,想嘗嘗壹道著名的法國菜。餐廳經理和服務員喜出望外,熱情地歡迎他們入座,禮貌地出示菜譜,恭敬地請他們點菜。沒想到,其中壹個人把菜單推到壹邊,不屑地說:“妳要什麽?妳看看,什麽東西貴,我們有的是錢!”四個農民花了近2000元吃了壹道法國名菜,卻時不時出醜。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刀叉,所以他們的餐巾最後變成了手帕...
後來法方總經理找我聊起這件事,我很感動:“從這四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中國農民真的很有錢,很激動。但是我們很難理解中國朋友吃西餐不看菜單。在法國,連戴高樂總統和德斯坦總統都要看菜單才能點西餐。不存在有錢沒錢的問題,因為看菜單點菜已經成為吃西餐必不可少的程序,成為壹種生活方式。"
第二是“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要有樂隊,放壹些輕柔的音樂,普通的小西餐廳也放壹些美妙的音樂。但是,這裏最重要的是音樂的“可聽性”,即聲音要達到“似聽而不聞”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妳專心和朋友說話就聽不到,如果妳想休息放松就能聽到,而且要掌握好這個溫度。
第三是“情緒”(氛圍)
西餐講究環境優雅,氣氛和諧。必須有音樂,白色桌布和鮮花,所有餐具必須幹凈。晚餐的時候,燈光要暗,桌上要有紅蠟燭,營造浪漫、迷人、優雅的氛圍。
第四是“會”
也就是說,妳要選擇和誰壹起吃西餐,而且必須是朋友、親戚、誌趣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是為了聯絡感情,很少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很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
第五是“風度”(風俗習慣)
也叫“吃”“吃”,總之要遵循西方的習俗,不要做任何唐突的事情,尤其是拿著刀叉的時候,如果跳舞,就會“失了風度”。使用刀叉時,妳應該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用刀叉把食物切成小塊送到嘴裏。壹般來說,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總是用左手的叉子把食物送進嘴裏。美國人切完後把刀放下,右手拿叉子把食物送進嘴裏。但任何時候,刀都絕不能送到入口。在西方的宴會上,主人會安排男女挨著坐,註重“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會對女士表現出殷勤。
第六是“飯”(食物)
我的壹個美國美食朋友曾經說過:“日本人是用眼睛吃飯的,做菜的形式很美。當他們吃我們的西餐時,他們用鼻子,所以我們的鼻子很大;”只有妳們偉大的中國人才知道怎麽用舌頭吃飯。“我們中餐以“味”為核心,西餐以營養為核心。至於味道,跟中餐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