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排骨刀削面、紅燒肘子、燴粉湯、烤羊排……“猛香哩”!

排骨刀削面、紅燒肘子、燴粉湯、烤羊排……“猛香哩”!

“嗨,大家好,我是霞姐!”面對鏡頭,霞姐的開場自然輕松。

沒有精致的妝發,沒有光鮮的衣著,更沒有高端的竈臺、昂貴的食材,窯洞前正做柴火大鍋飯的陜北霞姐臉龐圓圓的,笑容親切。

淳樸而動人的畫面裏,排骨刀削面、豬肉炒蒜苗、紅燒肘子、水晶皮凍、燴粉湯、烤羊排……壹道道陜北農家菜讓屏幕前的人們不由得心生暖意,跟隨霞姐的家人們壹起說出“猛香哩”。

窯洞前,半畝地裏種著壹些自家吃的西紅柿、小蔥和辣椒,院子用自制的木籬笆圍著,幾個紅柳枝編好的篩子和筐籃整齊地擺在墻角,壹只溫順的大黃狗趴在院子中央的桌子下面,悠閑地曬著太陽。

從壹位普通農家婦女到擁有600萬粉絲的 美食 網紅,“面朝黃土”“背靠大山”,質樸中宛如壹股清流,這就是陜北霞姐自己的幸福哲學。

1

看家人愛吃我做的飯就很幸福

霞姐本名王敏,小名霞霞,是壹名地地道道的陜北人。1987年出生在陜西延安市誌丹縣的她,會做飯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第壹次做飯才12歲,當時媽媽在外面幹活,很晚都沒回家,弟弟妹妹實在餓得不行,我就蒸了壹鍋米飯,幾個人就著泡菜吃得可香了。媽媽回來誇我長大了,會照顧人,當時我開心極了。”那是霞姐第壹次對於幸福的理解。

作為家裏的老二,哥哥常年在外,霞姐很早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

當時為了上學方便,他們壹家住在鎮上,父母白天在40裏外的村裏幹農活,做飯的任務就落在了年幼的霞姐肩頭。

每天中午放學,她總是第壹個沖出教室,下午上課前最後壹個回來,後來老師們才知道,這個小姑娘是趕著回家給弟弟妹妹們做飯。

為了照顧弟弟的情緒,她就每天想著法地把面條變著花樣做,有時放點腌肉,有時放點豬油,今天加點辣子,明天擱點醬油。她說,如今,她研制醬料、創新菜式的功夫,都是當年壹點壹點練出來的。

從那時起,做飯對於霞姐而言已不再是壹份活計,更是對家人沈甸甸的愛與責任。

“我並不覺得累,看著弟弟妹妹吃我做的飯香得不行,心裏特別滿足。”她笑呵呵地說。

2

“拍真實的生活,大家喜歡看”

2019年5月,喜歡上網的丈夫陳浪在刷手機短視頻時,突然想到擅長做飯的妻子,以及自己家裏總被鄰裏誇贊的飯菜,便註冊了賬號。

“為啥不試試把霞霞做飯的過程拍下來呢?大家肯定喜歡看!”陳浪說幹就幹。

於是,他喊上霞姐的弟弟妹妹,幾個人,壹臺DV,壹臺電腦,“陜北霞姐”的小“工作室”就這樣成立了。霞姐負責出鏡,丈夫和弟弟負責拍攝剪輯,妹妹幫忙做些農活。“做飯、種地、餵豬,幹什麽拍什麽,就拍我們每天真實的生活。”陳浪說。

壹開始,大家都沒有經驗,壹個視頻要拍七八個小時。“壹次沒拍好就再做壹回,有時候壹頓飯拍完天都黑了。”霞姐說。

拍攝完成了,剪輯也是個難題。初中畢業的陳浪,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我看網上有剪輯軟件,就下載了,照著說明書壹個功能壹個功能地試,慢慢才有了感覺。”陳浪紅著臉說。

鏡頭裏,霞姐也由壹開始的局促緊張變得自然起來。

洗菜、備料、焯水、炒香、上色……在霞姐親切的講解聲中,壹道道工序快速、整潔地在院子裏的操作臺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現在我們基本就是壹條過,拍完大家吃飯,晚上把片子壹剪,有時當天就能把視頻發出來。”陳浪說。

“亮亮(弟弟)、李寧(表弟)、蓉蓉(妹妹),吃飯啦!”隨著霞姐明亮的叫喊聲,壹大家子人圍上了桌,看著壹大鍋冒著熱氣的鹵肉菜,李寧忍不住夾了第壹筷子,“哎呀,聞著猛香哩!”

3

“幸福的煩惱”

“有壹天,弟弟說,‘姐,妳火了’。”回憶當時的情形,霞姐說,“我也不懂甚是網紅,但是從那段時間開始,走出門周圍的人都問我是不是霞姐。”

成名之後,霞姐依然住在誌丹老家的窯洞裏,每天跟家人壹起幸福地記錄生活。

經常有外地的粉絲專程趕到誌丹,只為親口嘗壹嘗霞姐做的飯。這時“寵粉”的霞姐總是不厭其煩地熱情招待每壹個上門的粉絲,“妳說人家那麽遠來了,不做頓飯招待壹下多不好意思。”霞姐訴說著“幸福的煩惱”。

今年五壹因疫情原因遊客不多,據陳浪說,往年的假期幾乎每天都有人從外地趕來,南京的、上海的、廣州的……最多壹次,霞姐壹天做了7頓飯,這邊剛洗完鍋碗,那邊又來壹波粉絲。

霞姐坦言,自己在壹次次與粉絲的交往中,感動和被感動著。

今年1月3日,霞姐拍攝了壹條看望鄰居家患病孩子的視頻,3歲的劉雪兒不幸患上白血病,家裏的老人每天以淚洗面,醫生說她可能熬不到過年。

霞姐說:“現在雪兒情況穩定了,過段時間骨髓移植,我們再去看她,也算是給好心的粉絲們壹個交代。”

4

陜北是我的根,我不會變

霞姐夫婦壹直都沒有忘記本心。

“曾經有不少大公司找到我,想讓我幫忙推銷產品,但是我壹看,那些都跟我沒啥關系。”如今,霞姐直播網店裏陳列的為數不多的商品,都是陜北土特產:黃米糕、土豆粉、小米、蕎麥,還有她自制的辣椒醬。

不久前,霞姐當選延安市人大代表,獲得延安市“五壹勞動獎章”。

“有這個能力,就要做壹些有意義的事情,我的這些名氣都是粉絲和 社會 給的,我也得多做壹些善事,回饋他們。” 近兩年來,武漢疫情、河南暴雨,霞姐壹直堅持捐款捐物。

今年年初陜西疫情期間,她還專門跟家人殺了壹頭豬,做了殺豬菜給誌丹縣各個崗位上的防疫人員送去。

經營自己賬號的同時,霞姐夫婦還積極幫助陜北的其他網紅。

“陜北做短視頻的人少,本地網紅更少,我們會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我們不怕別人火,最好大家都火起來,形成合力,咱們陜北人就算走出去了!” 霞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