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我們日常每天攝入奶和奶制品300g。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中,也提到要保證各類人群奶類的攝入,每天攝入300g奶及奶制品,以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
但是奶制品的品類太多了,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牛奶呢?
1.種類
從牛奶的新鮮度和飲用方便程度上來看,建議首選液體奶,也就是鮮牛奶或純牛奶。
鮮牛奶和純牛奶最大的區別在於殺菌方式不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壹般在外包裝上可以這樣區分。
鮮牛奶VS純牛奶
2.保質期
牛奶的保質期應選擇3天、1個月的,還是半年的呢?
很多人認為,保質期越短的牛奶越好,甚至覺得保質期長是因為加了防腐劑。其實不然,牛奶還真的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劑。
這兩種殺菌工藝現今已非常成熟,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從鈣、蛋白質等主要營養成分來看,二者基本沒有差別,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和需求挑選。
如果平時牛奶喝得比較多,購物也方便,家裏還有個大冰箱,可以嘗試鮮牛奶。如果嫌總去買麻煩,喜歡囤食物,或外出沒有冷藏條件,又或者不方便去超市,那純牛奶自然是最佳選擇。
3.包裝
光和空氣會破壞牛奶的營養和風味,加速牛奶變質,所以推薦阻隔性強的包裝。牛奶的包裝最好不僅可以隔絕空氣,還要隔絕光線。
挑選時,建議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4.奶源
很多消費者覺得歐洲、澳洲進口的牛奶更好,其實不然。
國外牛奶也出現過問題,而我國很多乳企的生產標準和檢測指標已與國際接軌,甚至更加嚴苛。國內高要求下生產出的牛奶的品質,絲毫不遜色於進口牛奶。
所以大家不必過度崇尚進口牛奶,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品牌的國產牛奶足矣。如果想品質更有保障,首選自有牧場的品牌。這點可以去品牌官網查詢,或撥打包裝上的服務熱線咨詢。
5.營養
高鈣奶中添加的鈣,大多是碳酸鈣或乳酸鈣,相當於牛奶+鈣片。與牛奶中本身的鈣相比,添加的鈣吸收率會差壹些。另外,牛奶本身就是富含鈣的食物,每天喝壹杯牛奶,再加上蔬菜、豆制品,就可以滿足日常鈣的需求,無須刻意買高鈣奶來喝。
脫脂奶在脫去脂肪的同時,不僅帶走了奶香味,還去除了牛奶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因為這些維生素只能溶解在脂肪中。壹般人真不用擔心壹盒牛奶中的那幾克脂肪。如果妳很喜歡喝牛奶,每天能喝到500g以上,那可以選擇脫脂奶。
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就是喝牛奶會腹脹腹瀉的人,可以考慮喝酸奶或無乳糖牛奶。這兩種奶中的乳糖被分解,可以減輕腸胃不適。
市面上無乳糖的牛奶也是五花八門,建議大家看兩個指標:(1)乳糖含量為零;(2)配料只有生牛乳和乳糖酶。
6.小眾奶
近年來,水牛奶、駱駝奶等小眾奶越來越火,有些商家更是把小眾奶的營養和功效吹上了天。
老爸評測對比過牛奶、羊奶、水牛奶和駱駝奶的營養成分,從檢測的結果來看,小眾奶並沒什麽優勢,甚至有些水牛奶和駱駝奶還“掛羊頭賣狗肉”,摻了不少牛奶。無論是從營養價值、性價比還是養殖技術等方面考慮,牛羊奶都是優選。
7.時間
牛奶應早上喝、中午喝,還是睡前喝?
有人認為早上是喝牛奶的黃金時間;有人認為應該睡前喝,有助於睡眠;還有人選擇在兩餐之間喝,用來充饑。壹天之中,到底什麽時候才是喝牛奶的最佳時間?
的確有研究發現,飯前30分鐘喝牛奶,可以控制餐後血糖的上升。這不僅有利於控制血糖,還可以延長飽腹感,預防肥胖。
但乳糖不耐受的人不建議空腹喝牛奶,因為會加重腹脹腹瀉。至於其他人群,想什麽時候喝就什麽時候喝,什麽時候開心喝就什麽時候喝。
其實什麽時間喝牛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堅持每天喝足量的牛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們每天攝入奶及奶制品300g,差不多是1盒牛奶+1小盒酸奶的量。
大多數國家奶制品推薦量為每天500g以上。2019年12月,中國奶業D20峰會在上海舉辦,在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奶業質量報告》中顯示,在乳制品消費方面,2018年中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生鮮乳為34.3kg,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每日300g的奶和奶制品攝入量。
我國居民長期鈣攝入不足,和牛奶喝得少可能有很大關系。牛奶中的鈣含量豐富,且吸收利用率高。所以別壹說到補鈣就想著吃鈣片,先把牛奶喝起來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