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便秘的寶寶應該怎麽辦

便秘的寶寶應該怎麽辦

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其水分大量被吸收,糞塊兒就會幹硬,無法順利排出,這就形成了便秘。日本學者飯也節夫在《兒童飲食與健腦》中指出。兒童便秘會變得呆頭呆腦。他在研究中發現,2~6歲的兒童如果長期便秘,很容易造成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貪睡、喜哭、對外界變化反應遲鈍、不愛說話、不愛交朋友等問題。經常性的便秘,兒童會感到腹脹不適,但因無法表述自己的這種不適,更不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其註意力過多集中在便秘不適上,故會對外界事物淡漠而顯得呆頭呆腦。有的兒童幾天排便壹次;有的兒童雖然排便,但量太少。由於體內不能及時將廢料排出,蛋白質腐敗物就會被腸道吸收到體內,容易引起毒性反應。便秘的兒童經常會感到頭暈、頭痛、焦躁不安、肚子膨脹,食欲減退,口酸口臭,眼屎、濕疹增多,對健康非常不利。

兒童便秘常見原因

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秘。嬰兒便秘時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甚至發生肛裂。肛裂的發生使嬰兒對排便產生恐懼心理,造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特別是沒有接受母乳餵養的孩子,飲食大多以牛奶、糖類為主,如果不註意添加有益排便的輔食,常從嬰兒期就產生便秘。幼兒期若以市售精細軟類兒童食品為主,便秘就更為嚴重。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本身就容易產生內熱,如果過多攝入肥甘厚味的食物,偏食,不吃蔬菜、水果,時間長了可能造成消化功能下降,讓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內,又生內熱,兩熱相加,損傷體內津液,形成便秘。

有的孩子自幼被溺愛,缺乏規律睡眠,尤其是夜晚不睡,白天多睡者,最易發生便秘。另外,有的孩子沒有養成定時(尤其是晨起)排便的習慣,也會發生便秘。

0~3歲的寶寶便秘需要使用內外結合的方法,通過耐心的治療才能根除。

推薦護理方法

1. 食用雙歧因子

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是腸道,其中生活著100余種、數以十萬億計的細菌,包括有益菌、有害菌和中立菌三大類。其中,雙歧桿菌是最主要的有益菌,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它是腸道的守護神,與腸黏膜細胞結合形成微生物屏障,壹直有害菌生長,抵禦外來病原菌入侵,增強人體免疫力。孩子便秘會造成益生菌缺水而無法繁殖,食用雙歧因子後,雙歧因子不但能為益生菌提供食物,還能保持腸道水分,促進腸道蠕動。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鼓勵孩子多吃新鮮蔬菜(不建議食用菠菜,因為菠菜含有的草酸很容易使孩子出問題,可以食用芹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水果(不建議食用反季節水果,孩子6個月前不要吃梨),比如胡蘿蔔水和蘋果水;五谷雜糧制成的食品,如蕎麥、玉米、大麥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忌食冰激淩,奶酪、精米、胡蘿蔔等不要進食過量,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孩子出現的便秘。飲食的品種和花樣可以多壹點,以平衡營養成分,還要註意每天給孩子補充足量的水。

建議家長自己動手制作新鮮的酸奶,因為這樣可以保證酸奶裏面的益生菌含量。國內標準每克100萬活性菌達標,國際標準每克1000萬活性菌達標,壹般成品酸奶能保證14天之內的活性菌不低於這個標準。到超市購買酸奶壹定要選擇不含防腐劑、穩定劑、香精、色素等添加劑的品種。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的好習慣,形成有規律的人體生物鐘。這樣有利於孩子胃液正常發揮作用,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嬰兒從出生60天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壹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註意保持口腔衛生,牙齒不好,孩子就會變得挑食、食欲不振,這也會影響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時除了教育寶寶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3個月)帶他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4.嬰兒便秘的治療方法

對嬰兒便秘首先要尋找原因,若系母乳餵養,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後啼哭等表現。對於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癥狀即可緩解。牛奶餵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為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幹燥堅硬,也就是通常說的“上火”。這種情況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清熱去火的食物,例如生麥芽等。可適當增加果汁,如鮮榨橙汁、蘋果泥等。不建議吃香蕉泥,因為香蕉含糖量較多,會使孩子的腎臟增加負擔。有的嬰兒得糖尿病有這個原因,更別說齲齒和香蕉反季節人工催熟的問題了。蘋果是雙向的,腹瀉、便秘都可以調節。

6個月以內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壹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字啊腸道內部分發酵後可刺激腸蠕動,有助於通便。對於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卷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和蓖麻油壹起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可促進腸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

便秘的藥療和食療固然重要,但除去病因必不可少,必須做到生活有規律,不挑食、少吃寒冷飲食才能根治便秘。父母根據上面提到的方法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斷地、耐心地加以調整,這個過程有可能是幾個月,甚至是半年,必須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推薦食療方

1 甜杏仁粥(十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甜杏仁5~10克,大米150克。

做法:將甜杏仁磨碎,與米湯主成粥。

用法:1歲以下的孩子每天食用不能多於7顆,如果用成品杏仁露不能多於100毫升;1~3歲的孩子不能多於200毫升;成人不限。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適合幹燥季節。

2 松仁芝麻粥(十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松仁10克,芝麻5克,大米150克。

做法:將上述3種食材同煮成粥食用。

功效:補虛潤心、清腸燥。

3 自制酸奶(八個月以上適用)

原料:嬰幼兒奶粉500毫升,發酵菌1袋(或原味酸奶50毫升)

做法:將發酵菌種與奶粉混合,攪拌均勻,放入酸奶機中發酵8~10小時,凝成半固體狀即拿出,入冰箱鈍化後口感更加。

功效:潤腸通便,開胃健脾,促進消化,適合各個季節。

寶寶偏食的習慣的確很難改

1、家裏是否有人偏食。爸爸媽媽要帶頭吃水果、蔬菜,起榜樣作用。

2、便秘的話,可以給寶寶弄些梨水喝喝。

3、可以把蔬菜切的碎碎的,和寶寶喜歡的食物壹起烹飪。(我同事家是把蔬菜切碎了,煮菜粥給寶寶吃)

4、有時候壹個水果太大了,寶寶不願意吃。可以把幾種水果切成小塊,切成不同的形狀,註意顏色搭配壹下。拿給寶寶吃。

5、切不可強迫寶寶吃水果、蔬菜,會引起寶寶反感的。媽媽做了很多水果、蔬菜,寶寶如果沒有吃也不要進行批評。如果寶寶吃了,哪怕壹口,也要對寶寶進行表揚。

6、小寶寶壹般性子倔強,要多表揚,引導寶寶。盡量對寶寶不要提出太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