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水蛭是壹種寶貴的藥用資源,在醫學上具有多種藥用功能,是很有開發價值的動物性中藥材。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心腦血管病人增多(高血壓、心臟病發病率占人群的2-5%),加上人們對中藥制品的偏愛,對水蛭的需求量將會進壹步增加。據98年12月6日《中國畜牧水產消息報》報道,1997年國內外對水蛭幹品的總需求量達250噸以上,而實際供貨量僅為150噸,尚有100噸缺口。據有關專家統計,到1999年底水蛭短缺量將達30萬公斤。由於供需矛盾越來越大,也就引起價格不斷上漲,純清水貨之售價已由去年秋天的每公斤80元左右,漲到了目前的每公斤150元左右,其漲幅上升了87.5%,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有所好轉。 造成水蛭價格上漲的原因來自幾個方面,壹方面是內地及香港的壹些藥廠對水蛭的需求量較大;另壹方面是歐美消費市場很大,近年來,日本、南朝鮮、東南亞各國也從我國大量進口水蛭,造成國內對水蛭的需求量成倍增長;三是由於近年來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及化學工業排汙對環境的汙染,導致野生水蛭資源銳減;四是由於人工養殖水蛭在國內剛剛起步,具有規模的水蛭養殖場不多。
我國從1995年開始進行人工飼養水蛭並獲得成功,雖然目前發展規模還不大,但效益十分可觀,每畝純利均在2萬元以上,是目前養魚效益的7-10倍。由於人工飼養水蛭市場前景看好和效益可觀,壹些有識之士已開始組織大規模人工養殖搶占市場。
(四)、 人工養殖水蛭簡單易行
水蛭適應性強,耐饑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所以人工飼養水蛭不受地區條件的限制,可池養、坑養、缸養、桶養等。飼料以水中浮遊生物、小昆蟲、田螺、河蚌、動物血塊、蚯蚓、泥土上的腐殖等為原料,每周投餵壹次即可。壹般放養密度為:幼蛭每立方米水面10000條;成蛭每立方米5000條;種蛭每立方米500條左右,坑塘、水溝養殖以每畝水面放養2000條種蛭為宜。家庭式養殖可按坑塘養殖方式,用磚砌成池,池高70-80cm,長200cm,寬120cm,池底鋪磚,鋪15-20cm泥土,池壁水泥面,池中放些石塊、水草、樹枝等,並設投料臺,投料臺應低於水面3-5cm,池底留出排水孔,池中水深30cm左右,池頂部有棚(防雨防曬),每池放養種蛭200條,待幼蛭長至2cm左右可分池養殖。所以人工養殖水蛭具有不占勞力、飼養管理粗放簡單,飼料成本低,繁殖率高,無聲無味無汙染,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
人工養殖水蛭效益分析
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條種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如有條件,可實行控溫養殖,把水溫控制在20-28°C,有利於水蛭快速生長,並可打破冬眠習慣,繁殖量明顯提高,最高產卵可達5次。若按每條種蛭每年繁殖2-3次,年產卵繭平均8個計算,每個繭內平均可孵出幼蛭40條,成活率平均按90%,則每條種蛭每年可繁殖:1×8×40×90%=288條,每公斤種蛭約80-100條,則每公斤種蛭每年可繁殖:288條×100=28800條。所產幼蛭6個月可長成商品蛭。每公斤鮮品100條左右,鮮品蛭折至率為14.3%;即7公斤鮮品經曬幹可得幹品1公斤,則每公斤種蛭每年繁殖可得幹品為:28800條÷100條÷7公斤=41公斤,按每公斤幹品價120元出售,則每飼養壹公斤種蛭每年可獲毛利為:41公斤×120元/公斤=4920元,減去投資及飼養成本,可獲純利4000元左右。若壹個養殖戶飼養10公斤種蛭,每年可獲純利3-4萬元,且壹次投入,循環繁殖,年年受益。所以人工飼養水蛭是廣大農村及城鎮居民和下崗職工的首選致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