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生氣的時候吃什麽藥?

妳生氣的時候吃什麽藥?

秋天天氣幹燥,夏天的余熱還沒有褪去,所以人還是會覺得很熱。在這種氣候下,人們很容易生氣。那麽,上火後吃什麽能更快呢?什麽藥降火效果比較好?

1,上火的原因

我們常說,壹生氣,火從哪裏來?《黃帝內經·雲·南方熱·火由熱·苦由火·心由苦·血由心·脾由血·舌由心》闡述了火源於熱。熱量是怎麽來的?自然界中,四季的變化規律是春夏秋冬,春之後是夏。五行中,木生火;五臟中,肝生心。這些都說明熱量來源於風,風產生熱量。風越大,火越旺,越熱。體內上火的主要原因是肝風過盛,心火過旺。

2、火藥推薦

(1)公式

白菊花20克,槐花15克,30克;桑葉的;

(2)藥性分析

白菊花味甘、苦,微寒。歸肺經、肝經。能清熱、止頭痛頭暈、收眼淚、明目,對黑胡子、太陽穴有很好的效果。還能祛濕,除煩,除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能去風熱,益肝滋陰,但它特別富含水木的精華,能補肺腎。補腎水可以控制心火,益肺金可以平肝。肝平,風息,火除。

(3)兼容性分析

白菊花、槐花、桑葉的用量比為4: 3: 6。

a、在河圖中,4是金的生辰數,“金生辛,辛生肺”。人體中與此數相對應的臟腑是肺,主宣、降、斂。心火阻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制心火。心火過盛,導致肺金下降動力減弱,不能及時產生腎水,腎水不足不能制約心火過盛。只有增加養肺降的力量,滋腎水才能制約心火過盛。白菊花味甘、苦、微寒,用量比為4。以苦為微寒,入肺、肝經,達皮毛、頭等。苦瀉熱;微寒助肺生腎水,水能勝火,寒能勝熱。使藥物減少皮膚、頭、肺、肝等的浮火。

b、河圖中,3為樹數,“木生酸,酸生肝”。人體內與此數對應的臟腑是肝,風經肝,木生火,風生熱。肝風過盛,心火過盛,不能生熱。槐花味苦,微寒,用量比為3。以苦為微寒,入肝經,達頭。苦味清肝瀉熱,清肝熄風止痛;微寒清熱,清肝明目。

c、河圖中的6是水的數量,“鹹水,鹹腎”。人體中與這個數字相對應的臟腑就是腎。腎主骨,生髓,髓為腦之海。腎水能克制心火過盛,滋養肝木。桑葉,甘、苦、寒,用量比為6。取其味苦,性寒,苦瀉熱,寒生水,水能控火,寒勝熱,既能制約心火過盛,又能補骨生髓,補腎填精,止體內發汗,補腦明目。

(4)配方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補髓益精、健腦明目、養膚生發、烏發防脫、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出血性疾病。

(5)適用人群

(1)緊張、焦慮、容易生氣的人;

(2)消瘦、口渴、多汗、便秘者;

(3)皮膚幹燥、脫發、白發、記憶力減退者;

(4)患有痔瘡、便血、出血性疾病的人;

(5)頭痛、頭暈、眼睛幹澀者。

(6)自汗和盜汗

3.防止秋季上火

(1)多吃水果蔬菜。

妳必須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傷人津液,而大部分蔬菜水果性寒,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作用。清淡飲食有利於改善皮膚狀況。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敵,苦瓜、杏仁、綠豆、芹菜、芥藍是最先被推薦的。

(2)多吃流質食物。

中醫認為秋季幹燥,宜以滋潤為主。壹定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液體,能有效滋陰潤燥,彌補陰液津液的流失。可以嘗試壹些可以去火的食物,但是需要對癥。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腎火。

(3)多吃酸的少吃辣的。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肺主秋,補之以酸,辛辣瀉之。”酸味有助於收斂和補肺,辣味有助於發散和清肺。秋季飲食壹定要多酸少辣,韭菜、大蒜、蔥、姜等辛辣食物和調味品也壹定要少吃。

(4)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物壹定要少吃,比如炸雞腿、炸裏脊、炸鵪鶉等。,因為這些食物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