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珍珠有多少個品種 黑珍珠...

珍珠有多少個品種 黑珍珠...

珍珠的品種

本來珍珠(Pearl)是指天然珍珠,但現在市面上幾乎全部出售的都是養珠,所以為簡單起見,很多商人都稱養珠為珍珠。當人們談及Pearl時,即是指養珠,在此我也只用珍珠來代表養珠和天然的珍珠。

總體來說,珍珠可以分為鹹水珠和淡水珠兩大類。鹹水珠是在海、海洋、海灣和小海灣出產的蠔中培殖出來的,例如日本珠、南海珠。淡水珠是在河、湖的軟體動物中生產而來的,形狀大多不壹。以下是各類珍珠的常用名稱。(甚多經銷商使用珠子的產地名稱來描述該地珍珠的特征,漸漸地有某種特征的珍珠也被稱為某某地方出產的珍珠。)

* 有珍珠質的珍珠

東方珍珠:這是采自波斯灣的天然珍珠。這個名詞有時被人用於天然的鹹水珠或亞洲西邊海出產的珍珠,例如紅海、錫蘭海等。美國政府認為用"東方珍珠"於壹些不在波斯灣出產的天然珍珠是壹種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屬於不合法的交易。珍珠研究家Koji Wada進壹步嚴謹地解釋東方珍珠只可以指波斯灣的軟體動物"翼貝"(Wing Shell)生產的天然珍珠。

日本珠(Akoya):Akoya是壹種蠔的名稱,雖然日本繁殖非常多這類蠔,但韓國、中國、斯裏蘭卡和香港都有這種軟體動物。現在市面上叫這種珠子做日本珠,因為大部分的養珠都是從日本出口的。其特征為圓形、白色,常見的大小由2至9毫米,大部分都不超過10毫米。

南海珠或南海洋珠(South Sea Pearl):總體來說,其名稱可以指任何南海地帶(由緬甸直落澳洲及法國的坡裏尼西西群島)出產的珍珠。實際上南海珠只用於壹類大而白色的珍珠,常產生在壹類叫Pinctada Maxima的蠔子,又名銀唇蠔或金唇蠔。珠子大小普遍由9至16毫米不等。

琵琶珠(Biwa Pearl):日本最大的湖是琵琶湖,在此湖中出產的淡水珠被稱為琵琶珠。琵琶珠湖是第壹個培殖淡水珠的湖,珠子的質素頗高,所以有些商人稱質素高的淡水珠為琵琶珠,以品牌打動購買者的意欲。近來此湖的水質大受汙染,所以琵琶珠的生產已經停頓。

黑珍珠:天然黑色的珍珠或養珠,通常產於大溪地的黑唇蠔。

藍珍珠:深灰、藍的珠子,在日本蠔或銀唇蠔體內培殖。色素乃因為外來物體汙染珍珠質所致,與黑珍珠的黑色素成因不同。

馬鼻珠:馬鼻(Mabe)只是譯名,是壹種"組合"而成的養珠。半圓形的核子珠(核子珠通常用膠或皂石造成)被粘貼在軟體動物的內殼上,軟體動物便分泌出珍珠質將它包圍。收割後,中心的核子珠會被拿走,取而代之的是玻璃、蠟或貝殼,將洞填滿;然後用珍珠母層放在珠子底部,令它的底部看來更漂亮,防止人們看到中間的不雅物體。大部分的大型馬鼻組合珠都在銀唇蠔或黑唇蠔中培殖,其實嚴格來說,馬鼻珠應該只用來稱呼壹種軟體動物叫馬鼻蠔(Mabe Oyster)生產的珍珠。

馬鼻水泡珠(Mabe Blister Pearl):壹個非正式的名詞,是用來形容珍珠質薄的馬鼻珠,中間有壹圈子,看來像只煎雞蛋。

子珠(Seed Pearl):很細小的天然珍珠,重量不超過0.06卡,直徑小於2毫米,形狀普遍是不對稱的圓形。

塵珠:比子珠還小,重量少於0.01卡,因體積太小,在鑲嵌首飾中起不了大作用。

吉樹珠(Keshi):Keshi原意是罌粟的種子(Poppy Seed),吉樹只是譯名,是指細小的珍珠在蠔子的軟肌肉或閉殼意外地生長,通常是培殖日本養珠時的額外產品。吉樹珠被收集後,常被運出口到人工便宜的國家去做鎖孔及串連,亦有大部分被磨成粉末,運到中國、香港、印度等地方作為藥物--珍珠末。

現在"吉樹珠"這個名稱也被用於在南海及淡水湖養殖的較大的無核珍珠,其中有些大至10毫米,常被用作鑲嵌首飾之用。質優的吉樹珠有頗高的光澤及變彩,其形狀也非常獨特不壹。比起圓形珠,吉樹珠的價錢便宜得多,吉樹珠是否屬於天然珍珠,現在還在爭論中。它雖是意外的產品,也沒有人造核子珠插入,但它始終生產於被培殖養珠的蠔體內。中東的阿拉伯人對此類珠特別喜愛,所以他們寧可認為吉樹珠是天然的珍珠。

禦木真珍珠(Mikimoto Pearl):Mikimoto是日本著名的養珠出產公司,禦木真的珍珠質素較高,通常光澤頗高,瑕癖小,而且這品牌的珠子都是經過挑選才出口的。有些商人將這品牌亂用於質素較高的珍珠,如果妳想購買這公司出品的珠子,可問珠寶商要壹張證明書,因為禦木真珍珠各都有壹張"出世紙"。

巴拿馬珍珠(La Paz):通常是黑、微灰或黃色。外觀與波斯灣珍珠相似。

嬰兒珠(Pipi Pearl):"Pipi"在大溪地文字解作"嬰兒"。嬰兒珠乃天然圓形的南海珠,約3至4毫米大,顏色有黃、橙或蜜糖色,產於年輕細小的Pinctada Maculata蠔類。由於產量不多,所以通常只限內銷,價錢也比大的南洋珠便宜得多,適宜用來做嬌小細致的珠寶的首飾。這類南海珠,可能瀕臨絕種,所以市場不多,而且這類小型蠔也因海水汙染問題,體形也變得愈來愈小了。

* 不屬於珍珠的珍珠

以前的人對任何貝殼出產的珠都叫珍珠。現在珍珠的定義較嚴格,沒有珍珠質的珠子都不能稱為珍珠。以下三種產於蝸牛類動物的珠子,英文都叫Pearl,有些價值較高,所以在此簡略地介紹。

鮑魚珍珠(Abalone pearl):在鮑魚體內生產的珠子,顏色艷麗,好像澳寶的色彩壹樣,有綠、藍、粉紅、黃的組合。其形狀不壹,有時像壹只牙齒或雪糕筒。質素極高的鮑魚珠價值可以由4至10萬港元壹顆。1990年韓國出產了2萬顆此類珠子,在新加坡出售,價錢最高為3000港元壹顆。產地為紐西蘭、美國加裏福尼亞洲、墨西哥、日本及韓國。

海螺珍珠(Conch Pearl):產於壹種在加勒比海居住的粉紅色大海螺(Conch)體內,非常聞名。珠子通常是粉紅色的,間中也有白或咖啡色。它們有獨特的火焰似的表面痕跡,質優的形狀是兩邊對稱,通常是橢圓形的,價錢由8000至8萬港元不等,阿拉伯人及歐洲人對此種珍珠情有獨鐘。

澳氏文拿珠(Osmena Pearl):菲律賓出產的白或灰色珍珠,又叫Nautilus Pearl。與馬鼻珠壹樣,這種珠子中間被玻璃填滿,底部又加壹層。價錢非常便宜,約40至80港元壹顆,用於耳環及吊墜為多。

* 珍珠的形狀與名稱

妳可能已聽聞珠寶商不同的名稱形容珍珠的形狀。對這些名稱有知識和理解,在選購珍珠時會更為順利。珍珠的形狀有多種:

圓珍珠(Cyst Pearl or Round Pearl):圓形,愈圓愈珍貴。

幾近圓形珠(Offround Pearl):橢圓或扁了些的珍珠,形狀幾近圓形,遠看更像圓形。

異形珠(Baroque Pearl):不規則形狀的珠子,通常表面化凹凸不平,形狀不等壹,可以像任何東西。

近乎異形珠(Semibaroque):異形中有壹定的對稱、均衡。例如梨形(Pear)、蛋形(Egg)、淚滴形(Drop)、鈕扣形(Button Shaped)。

半圓形(Half Pearl):只得圓珠的壹半,所以被稱為半圓珠。培殖時核子珠只有半圓,取出後常用珍珠母層貼在沒有珍珠質的壹面,又叫馬鼻珠。(本來Blister Pearl是指附在殼上的扁平珍珠,現在與馬鼻珠都混為壹談了。)被割去壹半的圓形養珠,也叫半圓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