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高血壓可以吃什麽蔬菜降血壓?

高血壓可以吃什麽蔬菜降血壓?

高血壓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適當的食用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多好處,但是也有很多需要註意的地方。那麽高血壓可以吃什麽蔬菜來降血壓呢?什麽蔬菜對高血壓有好處?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的蔬菜有很多。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這兩個板塊。

1,芹菜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生物類黃酮,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豐富的鉀還能促進身體排出多余的鈉鹽,從而降低血壓和利尿。

吃法:取嫩竹筍100g,煮熟後切片,芹菜100g,用開水焯壹下,瀝幹水分,與竹筍拌在壹起,加鹽、雞精、香油調味。

註意:芹菜含大量粗纖維,性涼,小兒脾胃虛寒、便溏、脾虛,不宜多食。芹菜葉的營養成分含量高於葉柄,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是葉柄的88倍,維生素C含量是葉柄的13倍,維生素B1含量是葉柄的17倍。

2.奧尼恩斯(姓氏)

洋蔥中含有的前列腺素能降低外周血管和冠狀動脈的阻力,抵抗人體內的升壓物質,促進鈉鹽的排泄,從而降低血壓。

食用方法:取洋蔥2個,紅酒500ml,洗凈,切成八等分,放入玻璃瓶中,加入紅酒,密封玻璃瓶,放在陰涼處2-8天,取出洋蔥片,與紅酒分開放入瓶中,放入冰箱冷藏,每日引用20-50ml,用於治療高血壓。

註意:有皮膚瘙癢、眼疾、肺胃炎癥的人不宜吃洋蔥,可能會加重癥狀。洋蔥不宜多吃,會造成眼睛模糊、脹氣、排氣。

3.巨藻

海帶中含有較多的褐藻酸和褐藻酸,具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幹海帶所呈現的那層白色奶油叫甘露醇,有利尿消腫的作用,配合碘、鉀、維生素B3,有助於防止水腫。

吃法:取海帶150g,豆腐250g,粳米30g,植物油和少許鹽。海帶用溫水泡軟後切成細絲,豆腐用菜炒至金黃,再切成小塊,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海帶和豆腐煮粥,中火煮至米開、湯濃,加少許鹽調味。

註意事項:海帶性寒,體質偏寒,脾虛泄瀉者不宜多食,海帶含碘高,孕婦不宜多食,否則會影響胎兒的甲狀腺發育。

4.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槲皮素和山奈酚,能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降低血壓,強心。

吃法:取100g新鮮胡蘿蔔,洗凈,切丁,用大米煮粥,每日早晚食用。可用於夜盲癥和高血壓的輔助治療。

註意:胡蘿蔔不宜過多食用,因為胡蘿蔔素會沈積在皮膚表面,使皮膚變黃。胡蘿蔔素過多還會影響女性卵巢葉黃素的合成和分泌,甚至引起月經不調和排卵。

5.大蒜

大蒜中含有壹種叫做硫化丙烯的辣椒素,可以殺死致病菌和寄生蟲。是目前天然植物中抗菌效果最好的。這種辣椒素不僅能預防感冒,還能有效降低膽固醇,調節血壓,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動脈硬化。

吃法:取1,000克鹽腌的大蒜,用清水浸泡半天,取出瀝幹,放入缸中,將糖和香醋混合均勻,倒入蒜中,每天翻壹次,連吃3天,2個月後封缸食用。

註意事項:大蒜中的刺激性成分被胃潰瘍患者和眼疾患者忽略,不宜食用。另外,大蒜不宜空腹吃,容易刺激胃腸黏膜。壹次吃太多也是不可取的,對眼睛不好。

6.如何預防高血壓

1,改變妳的壞習慣和愛好

飲食要求低補、戒煙限酒的原則,保持清淡均衡的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減少補劑、甜食和高膽固醇飲食。少量低度酒飲用(15℃以下每天少於20毫升酒精)有利於血脂調節和血液循環,但仍不適合血壓升高嚴重者。據統計,酗酒者的中風比不喝酒者高三倍。

2.適當的運動

如散步、騎車、體操、遊泳等。有壹定的速度,但不要從事過度的體力活動,尤其是年老或心功能下降者,應註意預防運動誘發的心絞痛、心力衰竭、中風和猝死。心肺功能好的人可以通過自測心率來衡量運動負荷的適合度。壹般60歲的人心率達到110 ~ 120次/分。70歲的人心率達到每分鐘100 ~ 110次;80歲老人心率達到90 ~ 100次/分鐘時,運動量合適。

3.控制妳的體重

規律的作息,保證睡眠時間,緩解精神緊張,豁達的生活,都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4.服用壹些有利於血管運行和血液凈化的保健品。

例如,魚油可以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液粘度;大豆卵磷脂是壹種脂肪乳化劑,使脂質物質更容易代謝,改善血液粘稠度。銀杏葉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壓。

7、高血壓的危害

1.冠心病高血壓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壹。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兩倍。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50%會死於冠心病。

2.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兩倍。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存的情況相當普遍,是患者動脈硬化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高血壓的常見並發癥。流行病學研究表明,40%-50%的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壓引起的。血壓越高,不治療就越有可能發展成心力衰竭。5314例高血壓患者隨訪14.1年,392例發生心力衰竭。高血壓被認為是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險因素,可導致心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壓在心力衰竭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4.高脂血癥有人研究發現,高血壓與總膽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關,血脂代謝紊亂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發病率。

5.腎病在人類,腎臟參與了高血壓的形成和維持,反之,血壓升高,腎臟受損。長期高血壓如不治療,可引起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或加速腎實質的破壞,導致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疾病。

6.外周動脈疾病高血壓使間歇性跛行的風險增加3倍,這可能是因為血壓升高加速了下肢動脈、頸動脈、冠狀動脈等某些部位的硬化,導致下肢動脈缺血、營養不良甚至壞死。

7.中風高血壓性中風的發病率是正常血壓的7.76倍。有研究表明,降壓治療可使腦卒中發病率降低40%,冠心病風險降低15%。

8.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20%-30%可發現左心室肥厚。輕度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厚比正常血壓高2-3倍,重度高血壓可達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肌梗死的潛在危險因素,並影響左心室收縮功能,因此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是與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

8.高血壓的癥狀有哪些?

1.沒有癥狀。

高血壓的主要癥狀是頭痛、頭暈、頭昏、頭脹等。嚴重者可表現為哮喘、呼吸困難、水腫、視力障礙、惡心、嘔吐、偏癱、少尿、胸痛等並發癥。但有典型癥狀的人不多,很多高血壓是無癥狀的,甚至收縮壓高達200mmHg以上,臨床上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的也不少見。

頭暈

頭暈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有的是壹過性的,往往在突然下蹲或站起時出現,有的是持續性的。頭暈是患者的主要疼痛,頭部持續隱隱不適,嚴重阻礙思維,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類似內耳眩暈癥的癥狀。

頭疼

頭痛也是高血壓的常見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爆發性疼痛。經常發生在早上醒來,起床,飯後逐漸減少的時候。疼痛多在額頭兩側的太陽穴和後腦勺。

4.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患者比較急躁、敏感、易激動。心慌失眠比較常見。失眠多由入睡困難或早醒、假睡、噩夢多變、易驚醒等原因引起。這與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5.註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喪失

早期不明顯,但隨病情發展而加重。因為相當苦惱,所以常常成為催促病人看病的理由之壹。其特點是容易走神,近期記憶力減退,對近期發生的事情往往難以記憶,但對童年等往事記憶猶新。

6.四肢麻木

常見的手指和腳趾麻木或皮膚感覺像蚊子或肌肉緊張和頸背酸痛。有些病人經常覺得自己的手指不靈活。壹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改善,但如果肢體麻木頑固且持續時間較長,且固定在某壹個肢體,並伴有肢體無力、抽筋、跳痛,則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以防中風。

7.出血的

很少見到。因為高血壓會引起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其中鼻出血較為常見,其次為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據統計,約80%的大量流鼻血患者患有高血壓。

9.高血壓的類型

1.原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95%。目前原發性高血壓主要通過藥物控制。

2.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癥狀性高血壓,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常見的有:

(1)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腎盂腎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腎功能不全。

(2)腎上腺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皮質醇增多癥和嗜鉻細胞瘤。

(3)腎血管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動脈狹窄。

(4)大血管疾病,如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動脈粥樣硬化或大動脈炎引起的主動脈狹窄。

(5)心臟疾病,如嚴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6)壹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腦血管意外等。目前,壹些繼發性高血壓可以通過介入方法治療。這些疾病主要是腎動脈狹窄和先天性主動脈縮窄。

3.兒童高血壓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少見,約占20% ~ 30%,但近年來有所增加。繼發性高血壓較多,約占65% ~ 80%。兒童繼發性高血壓中,腎臟疾病占79%,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中毒。

4.妊娠高血壓

即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又稱妊娠中毒和子癇前期,是孕婦特有的疾病,多發生在妊娠第20周和產後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

5.老年收縮期高血壓

說明60歲以上老年人收縮壓高於正常值,舒張壓正常。它是壹種獨立的疾病類型,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