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白糖、葡萄糖、氫化植物油、煉乳、食用明膠、檸檬酸、食用香料、乳化劑、食用色素。名稱:立頓香濃原味奶茶。
配料:白砂糖、植脂末(葡萄糖漿/氫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鈉/穩定劑/乳化劑/抗結塊劑)、全脂奶粉、紅茶粉(紅茶粉/麥芽糊精/抗氧化劑)、增稠劑、食用香精、抗結塊劑名稱:雀巢咖啡伴侶。
配料:葡萄糖漿、食用氫化植物油、穩定劑、酪蛋白酸鈉、乳化劑、食用香料、調味劑和抗結塊劑。回溯到不到100年前,人們還在用傳統的動物奶油制作蛋糕和餅幹。20世紀初,氫化技術誕生了。研究發現,植物油經過氫化後,油脂的性質更加穩定,保質期更長,制作的糕點可以獲得酥脆的口感。用氫化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大大節約了食品加工成本。因此,這項技術迅速流行起來。種種好處的背後,是植物油中的天然不飽和脂肪酸部分轉化為飽和脂肪酸,部分脂肪失去順式結構,變成反式脂肪酸。這壹切都沒有得到更多的關註,也沒有強烈的聲音質疑它們對人類健康意味著什麽。在營養學發展的早期,人們甚至認為這種加工植物油是動物油的健康替代品,並鼓勵其廣泛應用。的確,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膽固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但是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更糟糕——升高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據研究,飲食中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25%。網上說的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還包括:a .寶寶體重過輕;b .母乳質量差;c .精液產生異常;d .男性睪丸激素分泌減少;e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f .癌癥風險增加;h .前列腺損傷的風險增加;I .肥胖風險增加;j .免疫力不足;k .必需脂肪酸不足。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飲食中只應含有極少量的反式脂肪,低於每日熱量攝入的1%。對於壹個每天攝入2000卡熱量的成年人來說,這個量相當於每天攝入不超過2g。我們怎麽知道自己每天攝入了多少反式脂肪酸?如果妳只吃自己的食物,妳可以通過精心選擇原料來避免反式脂肪酸。說到熟食,就沒辦法判斷了。看了上面列出的配料表,我們知道,我國並沒有頒布法律法規來強制食品制造商在標簽上標明“反式脂肪”,更不用說的含量。什麽人造黃(乳)油、反式脂肪、人造植物黃(乳)油、人造脂肪、氫化油、氫化棕櫚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煉植物油等等,其實都是壹回事。常規劑量我不太了解。如果我們推斷書本上的面粉和起酥油的比例差不多是1:1,那麽我們只要每天隨便吃點餅幹和零食,就很容易超過2g的推薦上限。面對反式脂肪酸的泛濫,作為消費者,我們是很無力的。我們唯壹能采取的策略就是養成閱讀食品標簽的習慣,擦亮眼睛,拒絕反式脂肪。在國際上,美國、丹麥、加拿大等國家近年來非常重視反式脂肪的控制,並逐步向禁止反式脂肪酸的目標邁進。我希望中國也加快食品安全的步伐,確保公民的健康。其實反式脂肪酸的問題有點諷刺。在自然界中,只有反芻動物的肉和奶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因為這些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少,即使攝入,人體也能承受。聰明的人類,為了追求美食,首先發明了油炸的方法,高溫催化的碗裏反式脂肪酸比較多。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發明了氫化植物油,從此反式脂肪酸無處不在。最終,我們不得不與反式脂肪酸作鬥爭。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承載了大家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但是,如何判斷那些變化是否會同時帶來壹些負面的東西呢?如果人們不再相信自己總能趨利避害,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態度去創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