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

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災、旱災、地震、臺風、山崩、海嘯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壹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

人為因素造成的第二環境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使環境因素發生改變

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物,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或破壞。此外,是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利用,譬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草原超載等。

使生物種類發生改變

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壹個物種,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減至5000㎏,嚴重地破壞了水產資源。在壹個生態系統中減少壹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中國大陸50年代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壹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蟲的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信息系統的破壞

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靠信息聯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為向環境中施放某種物質,幹擾或破壞了生物間的信息聯系,就有可能使生態平衡失調或遭受破壞。例如自然界中有許多雌性昆蟲靠分泌釋放性外激素引誘同種雄性成蟲前來交尾,如果人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汙染物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則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誘雄蟲的生理活性,結果勢必影響昆蟲交尾和繁殖,最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 厄爾尼諾現象和南極臭氧空洞

伊克與伊因

現在地球上的生態災難,可以說是愈演愈烈且毫無冷場,空間尺度之大橫跨陸海空,時間尺度之大影響數十代.地球本身就是壹個生命***同體,因果關聯復雜得難以想像,生態災難牽涉層面之廣難以衡量.根據世界守望機構的統計,每年各種生態災難所造成的生態難民高達1,000萬以上.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分別在天空,陸地,海洋正在進行的全球性,區域性與地方性的生態災難.

最引人註目的全球性生態災難之壹是天空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因人類活動的破壞變得愈來愈稀薄.臭氧層阻止輻射抵達地表,如果臭氧層繼續消失,地球上的生命將不保.科學家指出,臭氧層變化只要達到1%,10年之內就可能導致幾千萬人罹患皮膚癌.2000年南極臭氧層破洞面積已達2,830萬平方公裏,已經比三個美國還要大,而且擴展到南美洲南端的上空.北極上空也已經出現臭氧層破洞,將會影響西歐,東北亞及北美洲等稠密人口的地區.

再來看歐洲陸地壹場人為蓄意制造的區域性生態災難--萊茵河恐怖汙染事件.德國國家電視臺ZDF揭開近年萊茵河生態災難的禍首,即前蘇聯秘密特工的恐怖活動.1986年間,歐洲的大型化工廠,制藥廠及其倉庫接二連三發生爆炸,劇毒化學物質流入萊茵河,帶給流經多國的萊茵河壹場毀滅性災難,死魚堆積如山.甚至經過十余年後的今天,附近居民各種怪病的發病率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在臺灣海洋意外發生的地方性生態災難--阿瑪斯號漏油汙染事件.阿瑪斯號在恒春鵝鑾鼻東方海域發生觸礁擱淺海難,船上重油與柴油約有1,100噸外泄而汙染鵝鑾鼻海域及海岸,在東北季風的吹襲下,墾丁國家公園的龍坑生態保護區首當其沖,珊瑚礁等生態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近二十年來,全球各地因船難油汙而造成的生態災難層出不窮,對生態,漁業,觀光都造成了致命沖擊.

制造生態災難,不只是現代人的專利.在歷史上,甚至史前時代,也可見到許多人為的生態災難.中國漢代繁榮壹時的樓蘭古國因過度開發導致沙漠化而亡國,這是歷史記載的人為生態災難.科學雜誌日前發表人類大量捕殺野生動物造成各大陸史前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這是史前時代的人為生態災難.

生態災難,可說是這世紀最普遍的災難.那麼,哪些是屬於生態災難呢 生態災難(eco-disaster)是指特殊幹擾事件引起的生態性結構損毀與功能喪失,進而造成對相關生命的傷害,沖擊與滅亡等災難.災難幅度有大有小,大型生態災難所涵蓋的時空尺度大,傷害範圍廣,復原時間長.這些生態災難是怎麼來的呢 早期雖然這些人為生態災難的類型各有不同,但是卻有以下荒謬的相同之處.

享受利益的與負擔損害的總是不同的壹群,搞破壞的與搞拯救的也是不同的壹群,代罪羔羊總是在歷史重演.經濟系統的不完善總是犧牲生態為代價,不僅轉嫁環境成本給人民,還要國家動用人民納稅來補貼處理,造成貧富更加懸殊.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收成了許多沈重的生態災難,例如乾旱,洪水,土石流與沙塵暴等等.有了這麼多的案例與教訓,我人民對生態的無知,冷漠與傲慢,所釀成的生態災難不僅摧毀自然,甚至毀滅自己.

因此,生態災難需要慎重管理,不僅要事後恢復,更是要事先預防.首先,國家需要生態安全的保障,因為許多生態災難都是漸進形成的,這需要國家的監測與因應.其次,個人需要生活方式的調整,太多生態災難都是無知制造的,這需要個人的警覺與認知.面臨這麼多的生態危機,所剩的時間不會太多,人類必須盡快在拯救和毀滅之間作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