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恒天然事件”讓奶粉再次成為焦點。

“恒天然事件”讓奶粉再次成為焦點。

8月2日,恒天然發布公告稱,恒天然某工廠2065438+2002年5月生產的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報道稱,汙染源是該公司位於新西蘭北島懷卡托的豪塔普工廠壹條不常使用的管道,據稱與管道清理不徹底有關。

目前,這壹事件的影響正在持續發酵,而在人們最為關註的奶粉行業,也有不少知名品牌因為在奶粉生產中使用了這批濃縮乳清蛋白粉而被“中槍”。

肉毒桿菌使人變得蒼白。

由於肉毒桿菌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對嬰幼兒的巨大危害,很多吃了洋品牌奶粉的孩子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義指出,1歲以下嬰幼兒的腸道微生態屏障尚未完全形成,正常菌群不夠強大。因此,肉毒桿菌的孢子進入嬰兒腸道後,可能會生根繁殖,釋放毒素,進入血液後可能導致兒童神經痙攣或麻痹的中毒癥狀。

朱義教授還表示,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物需要在120℃加熱10分鐘才能消除,而家庭沖泡奶粉時往往使用溫水,達不到相應的殺菌效果。

奶粉安全再次成為焦點。

“恒天然事件”的爆發再次讓奶粉安全成為焦點,而恒天然則因為“事件頻發”而廣受質疑。

2006年9月,恒天然有兩個批次共計231噸的全脂奶粉,被廣東檢驗檢疫局檢出含有阪崎腸桿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07年4月進口不合格食品信息也顯示,恒天然多批次全脂奶粉被檢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腸桿菌。2012年9月,恒天然的牛奶和奶粉中發現雙氰胺化學殘留。今年65438+10月,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宣布,包括恒天然在內的該國牛奶和奶粉中發現雙氰胺殘留。

其實不只是恒天然。現在可以追溯到歐洲震驚全國的二惡英事件、美贊臣蛋白退貨、惠氏奶粉超標、阪崎腸桿菌超標、雅培奶粉甲蟲門、雀巢奶粉碘超標等...國際知名企業幾乎無壹幸免。

因此,農業部高級乳業分析師陳郁認為,進口乳制品投訴和問題檢出率高於國產乳制品,是時候徹底破除對洋奶粉的迷信,走出消費誤區了。

質量和安全是永恒的主題。

眾所周知,奶粉生產是壹個很長的產業鏈,涉及原奶、原料、生產、檢測等多個環節。任何細節上的任何問題都可能導致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看似壹根管子引起的恒天然事件,實際上暴露了企業管控體系的重大漏洞。因此,實現上述四個環節的嚴格全過程控制,是奶粉質量安全的關鍵。

相比國外奶粉品牌,國內奶粉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和輿論壓力,近年來如履薄冰。某國產奶粉品牌曾說,在中國做嬰幼兒配方奶粉就像在走鋼絲。產業鏈上壹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讓企業在劫難逃。重壓之下,壹些有實力、有遠見的國產奶粉品牌立下了產品質量的軍令狀,靜下心來練質量、練內功。

對於成熟的消費者來說,信任來自於理性的判斷,而對於成熟的企業來說,自信來自於紮實的品質基礎。因此,壹些在“內功修煉”過程中不斷成長的國產奶粉企業,逐漸敞開胸懷,自信地接受消費者的考驗。大規模的集中養殖奶源,最高標準、最高品質的進口原料,全程可追溯的運輸系統,醫藥級的潔凈標準,上百次的檢驗測試等。,都展現在消費者面前,這已經是國際化的專業生產和質量體系。

建立信心是當務之急。

對於涉事奶粉企業來說,“恒天然事件”是壹個慘痛的教訓。如何重建消費市場的信心,是涉案企業必須直面的難題。

表面上看,“恒天然事件”是自曝引發的。而被肉毒桿菌汙染的濃縮乳清蛋白原料是2012年5月生產的。恒天然早在今年3月就發現微生物指標不同,但直到5個月後才公開汙染問題。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什麽五個月前公司沒有采取緊急措施封存相關產品,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郁認為,“這壹事件肯定會影響國外奶粉品牌在中國的發展。”的確,受此事件影響,恒天然等公司很難重建市場信心。

孩子的健康成長永遠是不變的主題,“恒天然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是兒童和未來的問題。奶粉的質量安全不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