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壹種性喜冷涼的長日照作物,不耐熱,所以長江流域多地流行越冬種植,秋播秋收;當然高山地區以及中國北方壹般仍然是春播夏收。由於豌豆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只要選擇適宜的品種,在長江流域地區也可進行春季及秋季種植。
1、越冬種植
越冬種植是長江中下遊地區最主要的種植形式,壹般利用冬閑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獲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越冬種植壹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采收。
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
2、春季種植
長江中下遊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溫來臨前收獲;東北地區春播夏收,壹般4~5月份播種,根據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蓋也可早播。春季種植生長期短,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因此要選擇生長期短的耐寒品種,如赤花絹英、甜脆豌豆等,並盡量早播。
3、秋季種植
秋季種植宜選擇早熟品種,於9月初播種,11月下旬寒潮來臨之前采收完畢。秋季種植生長期也短,可以通過夏季提前在遮蔭棚內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蓋延長生長期。
擴展資料:
豌豆的栽培技術
1、栽培制度
豌豆忌連作。連作後,可對後茬豌豆造成毒害作用,並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豌豆通常要與其余作物輪作。白花品種比紫花品種更忌連作,其輪作年限需更長。豌豆也可與其余作物混作和間作。
2、土地選擇
滴灌栽培對泥土的懇求較低,有利於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長,因此土層深厚、泥土鹽堿程度較輕、肥力中等的土地均可種植。
3、松土施肥
播種後要淺松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壹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松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松土保墑。
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濕。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厘米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采收,每采收1次追1次肥。
4、補漏追肥
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尤其是未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塊,壹般每畝追施復合肥5-7.5公斤或尿素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
高稈品種在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開始伸長時,將帶梢小竹或帶分枝的樹枝(去葉片)插在行間,以便豆株攀緣生長。豌豆不耐水漬,春季要註意清溝排水。開花結莢時所需養分多,每畝施尿素7.5公斤、三元復合肥5公斤。鼓粒期噴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次。
5、適時收獲
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獲時間。壹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采收,幹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獲,菜豌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子不現粒時采收,豌豆苗在播後30天左右苗高18厘米時采頂端嫩梢,作飼料的在盛花期收獲,作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