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泡馬蹄鐵有什麽用?

泡馬蹄鐵有什麽用?

馬蹄鐵的作用:

馬蹄甜而冷;能清肺熱,富含粘液,具有生津潤肺、化痰通便、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除濕、消食消腫的功效;主治:發熱止渴、黃疸、目赤咽痛、小便短赤、外感風熱、腫塊積聚。馬蹄有很好的清熱瀉火作用;肺熱咳嗽,痰稠難咳:馬蹄汁1杯,川貝母1.5g(研成粉末),均勻服用,每日2-3次。既能清熱生津,又能補充營養,最適合發燒患者食用。荸薺所含的磷在塊根類蔬菜中較高,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機能的需要,對牙齒和骨骼的發育大有裨益。同時能促進體內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所以菱角適合兒童食用。

1,用7-10馬蹄鐵、鮮竹葉30克、鮮白茅根30克煎服。對胃火引起的口臭、口舌生瘡、小便赤赤、便秘有很好的效果。壹般3-5劑即可見效。

2、馬蹄鐵有降壓作用:馬蹄鐵配海蜇皮可以清熱化痰,降低血壓。此外,馬蹄汁與鮮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合稱為“五汁飲”,用於生津、消暑、降血壓。

3、用馬蹄250克,斷煎代茶飲,吃幾天,對黃疸、小便不利。

4、馬蹄鐵治療食道癌:10馬蹄鐵,帶皮蒸熟,每日服用。

5、馬蹄汁、鮮蓮藕汁、梨汁,等量,自由飲用,可輔助治療發熱、煩渴、痰熱咳嗽、津液不足等癥狀。

6、馬蹄治痰瘰癧:馬蹄100克,海蜇100克,煮湯,每日2-3次。

7.馬蹄洗凈去皮,絞汁涼服,每次150g,可治咽喉腫痛。

8.取馬蹄250克,生蓮藕150克,白蘿蔔100克,洗凈切片,以水代茶煎服,以防流鼻血。

9.馬蹄洗凈去皮,加水煮熟,水澄清後飲用,再吃馬蹄。1每日早晚各壹次,每次5-6丸,對陰虛津虧型便秘有效。

10,菱角、海蜇各50-100克(浸泡脫鹽),煎煮2-3次。這是清代名醫王世雄的“唐雪湯”。具有清熱化痰、散結降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

11、馬蹄鐵預防流行性感冒:新鮮馬蹄鐵250克,甘蔗1,切塊,入鍋煮熟,煮熟後食用,具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發熱後期的焦慮口渴,也可預防流行性感冒。

13.馬蹄鐵治愈癌癥放療或放療後引起的體液流失。便秘:將20個生馬蹄(洗凈用溫水燙過)榨汁,然後加入半杯甘蔗汁均勻飲用,每天1-2杯。

14.新鮮的馬蹄鐵也可以用來治療酒精飲料的鼻子。取幾個新鮮的馬蹄鐵,洗凈去皮,切開腰部,在靠近鼻子患處的切面輕輕塗抹,使白色粉末堆積在患處。每次擦完後不要馬上洗臉,以免影響療效。每天早晚塗抹1次。

15.治陰虛肺燥,痰熱咳嗽的馬蹄:鮮馬蹄150克,搗碎絞汁,加蓮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蘆根汁60毫升。65438+每天0-2次。

16.馬蹄用於治療癌癥手術及放化療後脾胃虛弱:馬蹄60克,香菇30克,嫩豆腐400克,蔥花9克,油、鹽、胡椒粉、味精各適量。香菇洗凈,用溫水攤開,切絲(香菇水留著);豆腐切成小塊;洋蔥切碎;馬蹄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取蘑菇、馬蹄、豆腐放入鍋中熬湯。湯燒開後,放入油、鹽、胡椒粉、味精,再放入蔥花,煮壹會兒。用餐時服用。

17,馬蹄治咽喉痛:馬蹄絞汁冷服,每次125g。

18、馬蹄鐵用於治療肝腎陰虛的癌癥患者:馬蹄鐵150g、鮮香菇14g、枸杞15g、醬油20g、鮮西紅柿1、糖、米酒、精煉油、香油。馬蹄洗凈切片,香菇蒂切平,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燙25秒,取出,放冷水中冷卻。將鍋小火加熱,放油,將香菇、馬蹄放入油鍋,反復翻炒至香菇面呈金黃色,加入200毫升米酒、白糖、枸杞、醬油、開水,加蓋,小火燉至湯汁基本幹透,澆上香油,再將西紅柿切片放在香菇上。

19、馬蹄養胃陰:麥冬、蘆筍、北沙參、黃精、玉竹,熟馬蹄養部分胃陰。

20.馬蹄治癌癥患者脾肺虛:馬蹄100g,香菇100g,雞蛋3個,植物油,香蔥,鹽。馬蹄洗凈,切片;香菇洗凈,切片;小蔥洗凈,去根,切成蔥花。將雞蛋放入碗中,加入蘑菇、馬蹄、油和鹽,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放入熱油鍋中,不斷翻炒,直到變成小塊,隨餐服用。

21,取馬蹄500克,洗凈打碎,加入地榆30克,加入紅糖150克,水煎約1小時,每日兩次,對痔瘡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22、馬蹄腸:馬蹄500克,煮熟搗碎,加鹽、姜、豆粉,擠成丸子,炒熟撈起。生粉稠化成鹵水,澆在藥丸上,口感鮮滑,能促進消化,開胃,有利於通便。

馬蹄壹般人群都可以吃,尤其是兒童和發熱患者,咳嗽、痰多、咽幹咽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癥患者也可以多吃;對高血壓、便秘、糖尿病多尿、遺尿、尿路感染患者有壹定療效,還可防止腦膜炎、流行性感冒的傳播。

馬蹄鐵的功效:

馬蹄具有清肺熱、生津潤肺、化痰通便、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除濕的功效。馬蹄有治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的作用。脾胃虛寒者忌食馬蹄鐵,血瘀者不宜食用馬蹄鐵。

馬蹄鐵簡介:

名稱:馬蹄

別名:荸薺、黑芋頭、栗子、紅慈姑

性味:甘涼。

功效:清肺熱、生津潤肺、化痰通便、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除濕、消食消腫;

主治:用於治療發熱、口渴、黃疸、目赤、咽痛、小便短赤、外感風熱、痞結等癥。

用法用量:生食,絞汁,水煎,煎至熟。每次100-1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