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美食家》主要內容及人物事例形象

《美食家》主要內容及人物事例形象

《美食家》簡析

《美食家》作者陸文夫,1928年生,江蘇泰興人。5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1956年出版第壹個短篇小說集《榮譽》,同年又發表短篇小說《小巷深處》,頗受好評。1977年重返文壇後,在創作上不斷探求和突破,發表了壹系列有影響的“小巷文學”作品。已出版小說集《榮譽》、《二遇周泰》、《小巷深處》、《特別法庭》、《小巷人物誌》(壹、二集)及四卷本《陸文夫選集》。陸文夫註重發揮小說的批判功能,但總是帶著微笑針貶積弊;堅持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將平凡的人和事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上去描寫,追求意蘊豐厚和“多主題的統壹”。小說精於構思,有意借鑒話本和蘇州評彈的表現方法,題的統壹”。小說精於構思,有意借鑒話本和蘇州評彈的表現方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就像壹個個構築精巧的“蘇州園林”,艷麗別致。在中國當代小說中獨樹壹幟。

《美食家》堪稱陸文夫“小巷文學”的代表作。小說巧妙地將壹個純樸、耿直的革命幹部高小庭和壹個壹輩子沈緬於吃喝的資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沈扭結在壹起,構成曲折復雜的矛盾糾葛,從壹個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個世紀的社會生活,並巧妙地通過高小庭的眼睛去審視“美食家”朱自冶各個時期的行為和心理。朱自冶是個房產資本家,壹生以吃為業,乃至吃成了“精”。進入改革開放年代之後,“會吃”也成了壹門專長,他被尊稱為“美食家”,出任烹飪學會會長。朱自冶的沈浮,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這種變化糾正了壹種偏見;不要單從人生觀方面去鄙視這類人物,還要看到他從吃成“精”中所積累的豐富的美食文化,這是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受到愛護和尊重。朱自冶價值的被發現、被肯定,從壹個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深入與發展,從這壹人物好吃的不變性中非常生動深刻地揭示了歷史的多變性。

高小庭在審視朱自冶的過程中也照見了自己。他極其厭惡朱自冶之類的生活方式,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他發表“反吃喝宣言”,不做名菜,實行“大眾化”。但菜肴的單調、貧乏,反把自己置於蘇州美食文化的對立面。他只看到朱自冶這類寄生蟲好吃圖享受的壹面,卻看不到吃好也是人民大眾的願望這壹面。經歷了種種曲折之後,他終於懂得了“吃的文化”應該保存和發展。高小庭思想的幾番波折,反映了建國以來幾個歷史階段的“左”傾危害和經驗教訓,是歷史的壹面真實的鏡子。

作品以人物命運的曲折發展為主線,將朱自冶有吃、無吃的不斷反復的過程和高小庭的反對美食到重視美食的過程交錯推進,並將歷史與現實溝通起來,從中顯示出豐富的社會內涵。小說以蘇州的風土人情、園林景致、名菜佳肴、歷史古跡等營構獨特的景觀,造成作品特有的情調、意境和韻味,加上吳語的運用舒卷自如,為作品增添了濃郁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