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的竹蓀縣是哪三個縣?

中國的竹蓀縣是哪三個縣?

福建省的古田縣、平南縣、壽寧縣是全國總產量最大、品種最全、從業人員最多的食用菌產區。這方面爭議很大,但從規模上看,以上三縣是最大的。

食用菌之鄉

新中國成立以來,閩東食用菌發展迅速,形成了標準化、集約化、工廠化生產,成為閩東出口創匯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壹,為農村扶貧和地方財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已發展成為中國總產量最大、品種最全、從業人數最多的食用菌產區。古田縣、平南縣、壽寧縣被譽為“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夏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

閩東食用菌栽培不斷增加科技含量。經過30多年的發展,食用菌生產在質和量上不斷突破。寧德農業學校設立農業微生物學學科,集食用菌科研、教學、實踐於壹體,面向全省招生。各縣(市)還建立了30個公立和私立研究所,1000多個種子生產廠和菌種配送站。僅古田縣就有民營科研院所13家,初級以上職稱的“土專家”42人,還有香菇生產大戶130家,專家4萬人。全市主要科研成果如下:1980年,福安首次嘗試蘑菇室內栽培技術,篩選出“8211”菌株,比原來增產34.6%,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省級“山區綜合開發”壹等獎,使我市蘑菇發展迅速,成為福建省三大蘑菇基地之壹。1981年,古田用塑料袋種植銀耳,創造了“橫袋種植銀耳法”,比瓶栽產量大大提高;1983棉籽殼替代鋸末籽穗成功,使1984古田銀耳產量超過2000噸,占全國銀耳總產量的80%,居全國第壹,被譽為“銀耳之鄉”;1981年,古田的“木屑袋室外蘑菇栽培技術”獲得成功,產量提高了三倍,生產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二。該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成果展金獎。65438-0988,屏南縣成功開展“香菇反季節栽培技術研究”,使香菇進入周年生產。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壽寧、平南成功進行了“人工調整促進蘑菇形成”試驗,實現了蘑菇生產從量的增長到質的增長的跨越,形成了全市年產量2億桶、產值6億元的生產規模。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古田育成銀耳新品系“9901”,使銀耳獲得天然風味,不含硫變白。1992期間,福安在菇房進行了“草菇巴氏滅菌新栽培法”,獲得成功,產量比原草菇栽培法提高了2-3倍,實現了菇房(蘑菇-草菇-草菇-蘑菇)的周年利用,該成果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寧德市食用菌的繁榮,帶動了閩東罐頭加工廠的發展,脫水廠300多家,冷凍保鮮廠200多家,食用菌設備加工廠100多家,滅菌農藥廠5家,原輔材料專營店130家。同時在全國有上萬家經銷商。僅古田縣就有65438+萬菇農,5000多“菇老板”。自1985以來,香菇出口量壹直位居全國第壹。古田縣1998食用菌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0/3。1990建於古田縣的食用菌市場,占地面積6636平方米。除食用菌產品交易大廳外,還設有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商務洽談室等配套服務設施。日均上市交易人數達到5000人,香菇日均成交9000多斤,銀耳6500多斤。被列為中國十大專業市場之壹。從65438年到0999年,寧德食用菌總產量占全省1/4,產值占全省近1/3。產品遠銷香港、臺灣省、日本、東南亞、歐洲、北美、獨聯體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