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增加會降低價格。
在5月份CPI數據的構成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食品價格的走勢。
從環比看,雞蛋、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下降4.1%、2.9%和6.2%。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6.8%、12.8%、6.3%。三項合計對CPI的影響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同比下降約0.61個百分點。
商務部在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分析,此輪肉蛋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給增加。以生豬市場為例。今年壹季度,豬肉產量和生豬出欄量均出現自2015以來的首次正增長。2017第22周(5月29日-6月4日),豬肉周均價為每公斤20.34元,同比下降24.6%。
肉蛋菜價格下降被認為是5月CPI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CPI總體走勢和往年差不多。春節過後,漲幅有所回落,真正的上漲要到三季度才開始。影響走勢的主要因素也是隨季節波動的食品價格。
此外,5月份CPI同比上漲1.5%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明顯,約占1.0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占0.5個百分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6月份翹尾因素將達到年內最高點。預計CPI同比將繼續上漲,年內總體走勢為中間高兩頭低。
從PPI來看,5月份環比繼續下降。在調查的40個主要行業中,20個行業產品價格環比下降,比上月增加6個,包括黑色金屬開采業和有色金屬冶煉業。在5.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4.5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0個百分點。
服務變“貴”,凸顯轉型。
在5月份的CPI數據中,另壹個突出表現是服務價格的上漲。
同比來看,醫療價格上漲5.9%,教育服務價格上漲3.3%,居住價格上漲2.5%,交通價格上漲2.3%。
根據王的分析,服務價格呈現持續溫和上漲的趨勢,自2014和2015以來,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但由於其在CPI中所占比重較小,推動物價的力量有限。但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教育、醫療等服務需求逐漸剛性化,未來物價將繼續溫和上漲。
5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1%。劉學智認為,核心CPI的上漲與經濟結構轉型有關。勞動人口的減少和家庭消費的升級會帶來服務需求的增加,從而導致服務價格的上漲。有專家建議,未來需要滿足轉型需求,提供更多醫療、教育等公共產品。
對於PPI的走勢,王認為,物價上漲比新增需求更加明顯。當然,PPI漲幅回落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制造業周期,企業壹般不會在年中大量投資,而是傾向於在年初補充庫存。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制造業並未完全走出困境,未來投資需求趨勢仍有待觀察。
下降趨勢將會繼續。
與大眾餐桌相關的肉蛋菜價格還會繼續下降嗎?
據商務部分析,預計下半年國內生豬和豬肉供應將穩定增長,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雞蛋市場近期供應充足,預計入秋後雞蛋價格將企穩反彈;未來幾個月,蔬菜整體價格將繼續下跌。
看5月和1-5月的CPI和PPI數據,今年物價總體平穩運行幾乎成了* * *學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短期來看,肉蛋菜價格仍有下行壓力,物價不會大幅上漲;從長期來看,非食品價格將繼續上漲,大宗商品價格將穩步下降,能源價格不會過快上漲,預計價格仍將保持穩定。
劉學智認為,服務價格上漲了,但被經濟需求下降和食品價格上漲對沖了。年內既沒有通脹壓力,也沒有通縮風險。
王表示,今年以來,物價走勢溫和,前期對經濟滯脹的擔憂基本可以解除。國民經濟不需要在壓力下運行,宏觀政策獲得了良好的支撐條件。“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可以更好地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比如把更多的錢投向高科技產業和雙創領域;著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鼓勵金融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但專家也提醒,需要密切關註國內外價格變化,商品受國際價格變化影響明顯,要有預警機制。
以上內容引自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