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料平菇木屑栽培技術

生料平菇木屑栽培技術

平菇棉籽殼原料栽培方法

棉籽殼是脫絨棉籽的棉皮,是油脂加工廠的下腳料。棉籽殼約占棉籽總重量的35%。我國棉籽殼年產量約為654.38+0.2萬噸,大部分用於食用菌生產。據研究,棉籽殼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質地疏松,吸水性強,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用水浸泡或加壓時,不板結,透氣性好,能為菌絲生長提供氧氣。是適合平菇栽培的最理想原料。

1,蘑菇房建設:可將現有的空房和地下室改造成蘑菇房。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建新的蘑菇房。蘑菇房應朝南,並位於地勢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2.棉籽殼培養基:棉籽殼100 kg,麩皮5-8 kg,復合肥1 kg,石灰0.5 kg,25%多菌靈,水135 kg。

因為棉籽殼吸水慢,所以攪拌後必須整理成小堆,充分吸濕4小時後裝瓶。裝瓶後,在材料中心打壹個直徑2厘米、深3厘米的洞,有利於加速嫁接母種塊的萌發和生長。以棉籽殼為主要培養基的原種菌齡在25天左右。

3.菌種培養:分離出的平菇菌絲應在最適溫度(25℃±2℃)下培養,純化後轉入試管。壹般經過7-10天的培養,菌絲就可以在試管中生長。如果沒有雜菌,則分離培養成功。但是菌種好不好,有沒有生產價值,都需要培養。

4.原種的生產:母種的菌絲數量太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將壹級種子擴繁為二級種子(即原種)才能滿足生產種子的需要。

平菇原種培養基的配制和生產是指種子生產技術中木腐菌種子生產的內容。平菇菌絲在木屑培養基上20-25天即可長滿。可在小麥籽粒培養基中使用15-20天。好的原生菌絲密集、白色、均勻、粗大、棉絮狀,有爬壁現象。

原種滿瓶後,應立即擴大為栽培種,否則壹旦營養耗盡,菌絲體就會老化甚至死亡。小麥種子要及時使用。

5.栽培種的生產:將原有的品種擴大繁殖成為栽培種。栽培種也是直接用於大規模生產的生產種,也稱為第三種。在制作栽培種時,由於數量較多,往往比較粗放,栽培地點也不講究。因此,在播種前,還需要檢查菌株是否攜帶蟎類或其他病蟲害。如發現蟎蟲或害蟲,應及時殺滅並丟棄。

6.栽培季節的選擇:平菇雖然有各種暖性品種,但壹年四季都適合栽培。但平菇總體上屬於低溫型,只有少數高溫型進行了人工繁殖,以滿足夏季生產的需要,大部分品種還是中低溫型。根據平菇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春秋兩季是平菇生產的旺季。9月是高寒地區中溫平菇的生產季節;低熱地區10月進入中溫平菇生產季節。根據不同品種的特點,選擇適宜的生產季節,輔以防暑保溫措施和適宜的栽培方法,就能成功栽培。

7.栽培方式:壹般可選擇短木栽培和短木栽培。

(1)選擇適合平菇生長的軟質樹種,如油桐、楓香、楊樹、梧桐等。,第壹年落葉後,第二年發芽前砍伐。在此期間,樹木的營養儲存最為豐富。砍樹、運菇木時保護好樹皮,用生石灰刷樹頭,避免汙染雜菌。

(2)菇木運回栽培場後,鋸成5-6寸長的短木。將菌種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後,均勻貼在橫切面上,然後將第二根短木重疊,再放第三根短木...直到再次重疊後變得不穩定,再接第二樁。每疊接好後,兩邊或四邊釘上木板,防止松動或倒塌。鋸蘑菇木時,標註每節編號,保證接種質量。種植後要采取壹些保護措施,嚴禁晃動接種堆,保證正常定植。煙囪應該用樹枝或茅草覆蓋,以便遮蔭、保溫和保濕。

(3)入秋前後十天埋樁。樁可以埋在屋前屋後,樹林裏,竹林裏,葡萄架下等淋雨遮陰的地方。把有菌絲的矮樹壹棵壹棵垂直埋進土裏,地面上只留下約1寸高的蘑菇。地面居高不下,不保濕。堆與堆之間要有適當的間距,避免蘑菇擁擠。每隔1.5米留人行道,用於管理和采菇。

(4)蘑菇管理。9月-65438+10月,氣溫下降,秋雨來臨,蘑菇就會開始生長。如果雨量不足,就要人工澆水。采菇後應停止噴水7-10天,改善通風條件有利於下壹批菇。

短木栽培壹次接種可收獲三年。秋冬采蘑菇,春夏歇堆。春夏讓它自然休息,秋冬就能高產。如果春夏澆蘑菇,會導致產量少爛堆快,秋冬減產嚴重,得不償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100公斤短木可收獲鮮蘑60公斤以上,高度可達15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