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雞西市的壹個家庭就發生了這樣殘忍的事情。
10月5日65438,12王家成員在家中聚餐,9人感覺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後,8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僅1人仍在搶救中。
壹頓美餐怎麽會對人這樣?
致命的“酸湯”
事故發生前,王壹家吃的是酸湯,這是當地常見的主食。
這是壹種用水磨發酵玉米制成的粗面狀主食,很多東北人都很熟悉。
純酸湯爽滑爽口,吃起來開胃。
然而,那天壹家人吃的“酸湯”已經在冰箱裏凍了壹年多了。
除了三個沒吃的年輕人,其他九個人都是吃了之後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幾天後有八個人死亡。
專家們很快進行了測試。起初,他們懷疑是發酵引起的黃曲黴毒素中毒,但由於其毒性特征,短時間內死亡的風險並不高。
因此,在進壹步分析下,專家初步認定這起悲劇為椰黃假單胞菌汙染和大米酵母酸產生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酸湯等自制發酵米粉食品在制作發酵的過程中容易被環境中的細菌汙染,導致椰黃假單胞菌乘虛而入。
椰子假單胞菌本身不耐熱,蒸煮溫度足以殺死它,但它產生的大米發酵酸在蒸煮中不能分解破壞。
米酵酸進入體內後,會隨血液進入全身的器官,造成內臟大面積損傷。
這種中毒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死亡率高達40%。
深受其害的王家,吃著冰箱裏放了壹年的酸湯。
可想而知,在他們的觀念裏,放在冰箱裏的食物是安全衛生的,哪怕已經放了壹年。
但實際上,在積累的過程中,米酵酸的生命力壹直在增長,規模早已無法估量。
冰箱裏的食物不可能永遠保持新鮮。如果長期保存,會成為細菌瘋狂生長的溫床。
恐怕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
妳的冰箱可能比馬槽還臟。
在大家眼裏,冰箱是安全、幹凈、衛生的象征,尤其是冰櫃。畢竟“細菌怎麽能在這麽低的溫度下存活?”
但真實情況卻出乎意料。
全球健康理事會對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德國等9個國家的180個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冰箱是家庭中汙染第二嚴重的地方(第壹是衛生間的密封膠)。
有46%的家用冰箱細菌嚴重超標,冰箱抽屜細菌量甚至是安全標準的750倍。
與人們印象中的“低溫可以殺死細菌”不同,冰箱只能減緩細菌的生長,而不能徹底清除已有的細菌。
尤其是壹些嗜冷菌非常喜歡低溫環境。
冰箱的存在正好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比如廣泛存在於熟肉和海鮮中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壹種典型的嗜冷菌,在-20℃下可存活壹年左右,而冷櫃的溫度壹般為-18℃。
如果不小心感染了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可能會上吐下瀉,也可能誘發腦膜炎、敗血癥等並發癥,甚至威脅生命。
孕婦更容易感染李斯特菌,是普通人的20倍左右。壹旦感染,會影響腹中胎兒,甚至導致流產、死胎。
其他很多細菌,比如肉蛋中的沙門氏菌,吃剩的牛奶和剩菜中的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只是在冰箱中處於“休眠”狀態。
壹旦把食物從冰箱裏拿出來,放在常溫環境下,這些細菌就會復活,加速繁殖。
冰箱裏的蔬菜水果並不是絕對安全的。比如夏天沒吃過的西瓜,可能會有誌賀氏菌,會導致細菌性痢疾,具有傳染性。
壹些研究調查了家用冰箱冷藏室中病原微生物的汙染。
結果表明,冰箱、冰櫃90份樣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檢出率分別為7.78%和4.44%。此外,還分離出49種條件致病菌。
可能有人會疑惑,壹個看起來很幹凈的冰箱怎麽會有這麽多細菌?
其實是因為裏面放了各種各樣的食物。
需要冷藏的東西,如生肉、海鮮、蛋奶、果蔬等,本身就含有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細菌。
還有很多人習慣等剩菜涼了再放冰箱,這就給細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
吃飯的時候,沾在筷子上的細菌和唾液已經汙染了食物,而室溫又極其適合細菌的生長。
在食物冷卻的過程中,微生物不斷滋生。這時候把它們放進冰箱,各種細菌就開始在裏面安營紮寨,甚至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幹凈的食物上。
長此以往,冰箱裏的細菌會越積越多,如果不清理幹凈,就會變成壹個大規模的細菌培養皿,不知不覺中危害人的健康。
食物被細菌汙染後,味道和外觀不壹定會有明顯變化。
許多致病菌在食物肉眼可見之前就已經繁殖到危險的程度。
也就是說,有時候,冰箱裏的食物表面看起來很新鮮,味道也很正常,但內部已經被致病菌汙染了。
如果致病菌含量高,就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中國2018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報告》顯示,細菌性食物中毒占中毒總人數的69%。
人們把食物放在冰箱裏,原本是想利用低溫來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保持食物的幹凈衛生。
然而現實往往是,忽視冰箱的清潔,使冰箱成為細菌的大本營,為家庭埋下巨大的健康隱患。
冰箱的正確開啟方法
冰箱作為家中必不可少的電器,可以不用,但也不能盲目使用。
想要在保證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很好的儲存食物,就要學會“設限”,為食物提供合理的時間和空間。
各種常見食品的保存期
壹般來說,冷藏層的溫度是4℃,建議將雞蛋、蔬菜、熟肉放在這壹層。
鮮雞蛋可冷藏30天,綠葉蔬菜可冷藏3天左右,剩菜不超過2天,熟肉可保存3-4天。
溫度較低的凍層適合生肉長期保存,但需要盡快食用。
因為經過長期冷凍,肉會被脂肪氧化,蛋白質的質地變差,維生素含量降低,導致肉質變差,口感變差。
而且具體保質期也會因肉類加工方式、類別、冰箱溫度的不同而不同。
水產食品可冷凍3-6個月;動物肉可以冷凍3-6個月;雞鴨鵝等禽肉稍長,可冷凍6-9個月。
對於冷凍時間過長的肉類,除了有細菌滋生的可能外,解凍時,受損的組織和細胞會滲出大量的水分和蛋白質,促進細菌的繁殖。
在它們繁殖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壹些對人體有害的小分子物質,人食用後很可能出現嘔吐、惡心、腹瀉等癥狀。
如何正確儲存食物
除了食物的保質期,儲存方式也值得我們關註。
放入冰箱前,盡量保證食物的清潔度,尤其是禽類、海鮮、海鮮等食物,要去內臟,內外洗凈,然後冷凍。
同時,要註意將生熟食品重新包裝在保鮮盒或保鮮袋中。
未經處理的生食壹般富含細菌。
在冰箱的封閉環境中,即使生食和熟食沒有直接放在壹起,細菌也會沿著冷氣遊走傳播。
保鮮盒或保鮮袋的使用,又增加了壹重安全保障。這樣既能防止失水和異味,又能節省冰箱空間,方便取用。
冰箱不同的位置溫度會不壹樣,存放各種食物的最佳位置也不壹樣。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規律:
底低頂高,內低外高,墻低高。
雞蛋、香料等不易變質且常用的食物可以放在冰箱的側架上;
熟食應放在上層。水果蔬菜等容易凍傷的食物盡量放在下層。
定期清洗冰箱。來源:請冰箱。
冰箱長時間不清洗,霜會變得更厚,會促進冰箱內細菌的生長繁殖。
因為這層霜會阻礙冷空氣的擴散,從而影響冰箱的制冷效果,間接使食物更容易變質。
有條件的話,可以根據冰箱結霜情況,大概壹個月清洗消毒壹次冰箱,讓病菌無處藏身。
在清潔的過程中,可以多關註牛奶和速凍食品的保質期,果斷扔掉變質的食品,避免食用過期食品。
冰箱不是萬能的食物避難所,放在冰箱裏的食物也可能成為生活的殺手。
希望大家在愛惜食物的同時,也能學會合理儲存食物。
及時清理冰箱,盡快吃完食物,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
健康生活從對冰箱的全新認識開始。
石,楊,,等. 26例孕婦及新生兒李氏桿菌病臨床分析[J].中國圍產醫學雜誌,2019,22 (12): 878-884。
[2],,李炎,,,趙,,,張健,張柳波。冰箱冷櫃中病原微生物的現狀調查。環境衛生學雜誌,2015,5(6): 530-533。
[3]任景煥,王,,.2018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測,2019,34 (08): 741-745。
王斌,嚴彬彬,陸彬彬,等。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進展[J]。吉林醫學院學報,2019,040(005):376-378。
[5]人民網。根據全球健康理事會協會的調查,冰箱是家裏第二臟的。
/n/2013/0517/c 85914-21518307 . html
[6]科普中國博覽會,傅方舒,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碩士?/s/mPHOcBGBxgI5wpk6hEif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