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養壹定要註意:①池水不能太肥;②放養量要合適;(3)混養初期,主要養殖品種規格是鱸魚規格的3倍以上;④加州鱸魚尤其是幼魚對農藥敏感,應註意魚病的防治和農藥的應用。1.魚塘要求水量充足,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m以上,水質好,無汙染,通風透光,底料為壤土。面積不宜過大,1-2畝為宜。裝有曝氣器。
2.放養密度壹般為每畝4000-5000尾加州鱸魚苗,條件和設備好的魚塘可投放5000-6000尾鱸魚苗。鰱、鱅魚、草、鯿魚適當混養,有助於清理飼料殘渣,調節水質。加州鱸魚對蛋白質的要求很高,要求飼料含粗蛋白45-50%,生產中可飼餵以下飼料。
(1)鰻魚飼料;
(2)將混合魚肉與適量的花生麩、豆餅和玉米粉混合;
(3)配合飼料,配方為:魚粉60%,生麩皮10%,小麥粉或玉米粉25%,酵母、維生素、礦物質、添加劑5%。
餵食壹般上午壹次,下午壹次。水溫在20-25℃時,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15%,但應根據魚的攝食、活動和天氣變化靈活控制。
廣東省很多地方利用池塘進行特種養殖,畝產可達300-400斤。在海水中飼養低值魚,飼料系數壹般為7.5-8,經濟效益非常明顯。(1)每天巡視魚塘,觀察魚群活動和水質變化,避免池水過於渾濁或肥沃,透明度以30cm為宜。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解決。
(2)嚴防農藥和公害流入池塘,以免池魚死亡。特別是幼魚對農藥極其敏感,極少量的劑量就會造成全塘魚苗死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餵食量要適當,不能過多或不足。同時,要避免長期使用單壹飼料,飼料中應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正常的營養需求。
(4)及時分級間苗,每兩個月壹次,在同壹個池塘放養同規格的魚,避免吃小魚。單獨飼養應在天氣好的早晨進行,禁止在炎熱或寒冷的天氣飼養。1.對農場的要求如下:
(1)水源充足,水質良好;
(2)地形稍有傾斜,有利於排水;
(3)陽光充足,通風良好;
(4)壤土適合做底料,上面可以鋪沙子;
(5)無汙染的汙物和汙水進入。
2.養殖池塘的面積不宜過大,以50-100平方米為宜,土堤或水泥堤,但池塘的底質應是土。也可以利用閑置的鰻魚塘或者其他水池。排灌口應相對設置,並應增設逃生裝置。如果放養密度高,應安裝增氧機。如果放養的魚苗很小,應該在池塘表面加壹張漁網以防止鳥的傷害。
3.魚苗的放養量取決於管理水平和環境條件,壹般每平方米放養30-40尾。如果水質好,水源充足,有完善的好氧設施,每平方米放養量可以增加到50-60只。放養在同壹個池塘裏的魚種,要求規格壹致,且活潑無病。不能大小混為壹談,以免同類相殘,大魚吃小魚,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飼料餵養最好餵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比較合適的飼料有鰻魚飼料、雜魚等。,也可以飼餵各種人工配合飼料。投餵前,鰻魚飼料要用適量的水攪拌擠壓成顆粒狀,雜魚要用切肉機切塊。剛放養的魚苗因移動休克應停止投餵壹天,第二天開始少量投餵原飼料,逐漸增加到正常投餵量後再開始混合其他飼料。這樣魚苗才能習慣進食。壹般每天下午餵兩次,餵量要看天氣、水溫、魚的攝入量。水溫為20-25℃時,日總投餌量為池塘總魚量的10-15%。水溫過高、過低或風浪較大時,應酌情減少投餵量。
5.飼養管理是指對魚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