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是否進食,低血糖在臨床上分為空腹低血糖和餐後低曲糖。
1.空腹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攝入不足或不適當的高胰島素血癥。如果反復出現空腹低血糖,說明身體可能有器質性疾病,如胰島素瘤、肝衰竭、腎衰竭等。
2.餐後低血糖常見於壹些功能性疾病,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綜合征、半乳糖血癥和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
低血糖癥的診斷和臨床表現
1.低血糖癥可根據典型表現(惠普爾三聯征)進行診斷。
低血糖癥狀;發病時血糖低於2.8。
毫摩爾/升;供糖後低血糖癥狀迅速緩解,少數空腹血糖無明顯下降或處於非發作期的患者應多次進行空腹或吸收後低血糖試驗,必要時可采用48 ~ 72 h的空腹試驗。
2.急性低血糖癥
自主(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表現為低血糖發作時交感神經和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壹些肽類物質,使機體表現為出汗、顫抖、心悸、緊張、焦慮、饑餓、流涎、虛弱、臉色蒼白、心率加快、四肢冰冷、收縮壓輕度升高。
3.慢性低血糖癥
最初表現為精神癥狀,如註意力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緩、頭暈、嗜睡、視力不清、步態不穩、幻覺、坐立不安、易怒、行為怪異等。皮質下抑郁發作時,可出現躁動,甚至強直性驚厥和陽性錐體束征,蔓延至延髓時進入昏迷,各種反射消失。如果低血糖持續得不到糾正,可能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癥狀通常很快出現。只要1或以下所列癥狀中的2項符合自己的情況,就要高度懷疑自己可能有低血糖。
1.力竭性出汗,早期僅手心或額頭出汗,嚴重者可表現為全身出汗。
2.頭暈,饑餓,失明,還有金花。
3.虛弱,尤其是腿的虛弱
4.心跳加速,心悸,手抖。
5.手、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
6.說話含糊不清,感到焦慮,容易生氣
走路不穩
8.頭暈或頭痛,註意力不集中
9.行為怪異,性格改變,如易怒、哭鬧、易怒、攻擊性,以及不可思議的舉動,有時會被誤認為是精神疾病。
所有這些癥狀都表明妳的血糖水平可能過低。雖然有些人即使血糖水平降得很低,或者血糖水平不低於2.8 mmol/L,也不會出現任何癥狀,但他們已經出現了低血糖反應。但由於低血糖發生迅速,無先兆,對身體危害極大,必須立即治療。
大多數低血糖患者可以通過進食迅速緩解。為了提高血糖水平,任何形式的精制糖都可以吃,只要能被快速吸收。
1.食用下列任何壹種能立即迅速升高血糖的食物。
以下食物含葡萄糖15 ~ 20g:可樂280 ~ 380ml,橙汁250 ~ 340ml,橙汁蘇打210 ~ 280ml,面包30g,葡萄糖片3 ~ 4g,飯後休息10 ~ 15min。
2.吃了糖之後,重復壹次血糖測試。如果血糖還是不升高,或者癥狀沒有明顯緩解,就再吃糖食。如果血糖升高,每隔15 ~ 20分鐘吃碳水化合物和肉類食物。
3.當出現嚴重低血糖和譫妄時,家屬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搶救。
為了預防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壹定要註意這些。
1.戒酒或者只喝壹點點。喝酒的時候記得別忘了吃主食。
2.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根據病情和運動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劑量,保持日常運動基本穩定。如果體力活動增加,應適當進食或在活動前加餐。
3.定期監測血糖並做好記錄。註射胰島素的患者要自帶小型血糖檢測儀。
4.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少量糖果或餅幹,並隨身攜帶壹張有患者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疾病名稱及用藥情況的卡片,以便必要時向他人求助。
總之,規律定量進食的患者,尤其是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要自己摸索進餐次數和加餐時間。在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半小時前,適當加餐尤為重要。晚上睡覺前根據尿糖量增減飯量也很重要。比如尿糖多的話,可以用豆制品或者雞蛋代替食物。萬壹耽誤吃飯,要提前吃點餅幹、水果等食物。
如果對妳有幫助,希望能被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