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冬菜,是山東省日照市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壹,始創於清朝鹹豐年間。京冬菜選用日照優質大白菜為主要原料,配以優質醬油、紹酒、花椒等佐料,經鮮菜處理、切菜、曬菜、配佐料揉碾、裝壇搗緊、加置缸頭、封口燜發等工序制作而成。做好的京冬菜條長細勻,色澤棕黃,吃起來濃香宜人,美味可口,可作為平時餐桌上的小菜。
五蓮煎餅,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壹。五蓮煎餅主要是以小麥面粉、紅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為原料,調成濃糊狀,在鏊子上攤烙而成。烙好的餅色澤微黃,餅薄如紙。食用時,卷上鮮嫩豆腐、大蔥、肉絲、海帶、蝦皮、辣椒醬、面醬等各種菜肴佐料,吃起來質細香甜,柔軟可口。
莒縣全羊湯,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壹。莒縣全羊湯選材講究,加工精細,制作原料主要有新鮮羊肉、鮮羊骨、羊油、白芷、桂皮、草果、良姜、蔥、生姜、精鹽、味精、香油、蒜苗、香菜等。莒縣人壹般在早上喝羊肉湯,頭鍋的湯是最好喝的,可以搭配煎餅、鍋餅、饅頭等壹起食用。
百合田雞粥,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著名特色小吃之壹。百合田雞粥制作原料主要有田雞、百合、大米、豬瘦肉、青豆、太子參、蔥、精鹽、麻油等。制作時,將大米淘洗幹凈,放入開水鍋內,煮開後,放入洗凈的太子參、百合、青豆等,用大火煮開後,再放入處理好的豬瘦肉、田雞,以文火煮至粥成,放入蔥粒,調味即可食用。
日照對蝦是裏日照壹定要吃美食!或許有的人會說,蝦這種美食到處都有,難道這裏的蝦要特別壹些,說的沒錯,日照的對蝦是當地的海產四珍之壹,還是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可見它的不壹般,加上當地的蝦相比較其他地方而言,個頭大上壹些,吃起來蝦肉鮮嫩又給勁,來吃過的人都說好。
兩城炸海知了
其實這道菜就是炸蟬蝦,蟬蝦別名“海知了”,可能有的人聽到這個名字會很疑惑,不知道這個是什麽,可別小看了這蟬蝦,在大陸只有山東日照兩城鎮沿海才有,它的營養價值異常的豐富,炸著吃起來口感也很酥脆,嚼起來嘎吱嘎吱的,是那個地方有名的特色美食之壹。
皮皮蝦
皮皮蝦學名叫“蝦蛄”,又叫爬蝦,是日照最為常見的壹種海鮮,日照人喜歡稱它為“蝦婆”。每年的4-6月間,蝦婆的肉質最為飽滿。公的個大肥美,母的蝦婆籽誘人。
銀魚炒蛋
銀魚炒蛋是壹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銀魚非常有營養價值,營養學家普遍承認它是“長壽食品”,是“水中的軟白金”,銀魚炒蛋富含蛋白質,尤其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
西施舌
西施舌為日照海域產珍貴海蛤,外殼形態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潔白如玉,被譽為“西施舌”,蛤殼內經體豐滿,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清潔別致,營養極為豐富。
值得壹提的是,西施舌只在日照有,可以來日照嘗嘗這個別的地方吃不到的美食。
烤魷魚
烤魷魚是日照的風味小吃,在當地被稱之為烏賊魷魚,因為營養價值高,所以很多人都用來燒烤,可以直接感受到魷魚的香甜。
老醋蟄頭
老醋蟄頭是魯菜中的名菜,醋香濃郁,味道酸中微甜、鮮美爽口。
合味蟄頭
用海蟄頭、白菜葉、幹椒、香菜梗、鹽、味精等做原料,用西瓜刻成西瓜盅座,蟄頭清水泡去鹹味後,切塊、白菜葉撕成塊,鍋上火下白菜葉煸軟,加燙過蟄頭快速爆裝盤,放瓜盅座上即成.吃起來感覺到蟄頭爽脆、白菜鮮嫩。日照煎餅
為日照民間主要食品,主以小麥面粉、紅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為原料,絞成濃糊狀,上熱並灘烙而成,餅薄如紙,色調微黃,質細香甜,柔軟可口。以小麥為原料制作的煎餅,配以鮮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臺灣的《山東文獻》記載:黃鯽子魚卷煎餅,為日照食品之壹絕,久食不厭,食用方便,便於保存。
水晶蒸餃
由澄粉、生粉、豬大油、鹽、沸水調制成坯,包入三鮮餡,蒸制而成的壹款面點,具有晶瑩透亮、光滑味美等特點。
烏魚蛋湯
說起烏魚蛋不得不說的就是日照的金烏賊,它以自己的胴體肥厚,肉質鮮美而出名,更是因為通過它的纏卵腺加工而成的“烏魚蛋“為貢品而受人喜歡,這道烏魚湯吃起來味道鮮美, 是內地人用特殊方法制作而成,味道鮮美而讓人留戀,可以說吃過的人肯定會忘不了它的味道。
濤雒羊肉面條
濤雒羊肉面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標準“七五”面,每百斤面粉加堿粉0.5斤、食鹽0.5斤、水30斤,攪拌均勻用手揉制,次數越多,面色越白,彈力愈大。然後,用搟面杖手工搟碾放皮,搟至麥皮薄如紙透明發亮,然後用刀切成四棱形。
文心蒸包
是用五花豬肉配時令蔬菜,加甜面醬、五香粉、高湯、花生油、鹽、味精蒸制的壹款面點,具有皮薄、餡多、味美等特點。
日照大竹蟶
日照大竹蟶,同樣是日照海產四珍之壹,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之壹,日照的大竹蟶相對其他蟶子來說個體要大要肥,而且當地的大竹蟶肉質不但肥滿鮮嫩,還富有彈性,可以說是竹蟶中的極品,是我們來這裏不得不吃的壹道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