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帝內經》四時養生:四氣調神

《黃帝內經》四時養生:四氣調神

最近壹直在聽《黃帝內經》徐文兵和董亮的對話,現在已經到了四氣調靈的章節了。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對四季的變化以及如何養生做了如下總結。

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那麽春天正好是人的大周期氣機運行的時候,讓妳在春天登高望遠,多做戶外活動,對妳全身的氣機都是有好處的。把妳的頭發散開。古人不剃頭,都是紮起來,用發夾夾進去。此時要讓頭發自由下垂,以使自己的精神狀態適應自然的毛發生長機制,所以春天要保持健康。

夏季是全年陽氣最高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勃勃。此時人體正處於新陳代謝旺盛期,陽氣散發,陰氣積聚,氣血運行相應旺盛,營養消耗增加。

這時候“對太陽貪得無厭”,就是不討厭夏天的太陽,也不討厭炎熱的天氣。夏天雖然熱,但不要總躲在家裏怕太陽。最好用更自然的避暑勝地。特別是現代人總是呆在空調房裏,在人為制造的寒冷環境裏,對人體不好。為了自然地避暑,妳可以去樹蔭下和河邊。在這種自然環境下出汗,對人體非常有益。

夏天要特別註意精神調理。因為夏天比較熱,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亂,口幹舌燥。夏天主心,夏天容易傷“心”。註意預防心臟病。夏天,情緒要穩定。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情緒得不到充分的滋養,就會傷了情緒,削弱了下壹季——秋季的藏氣功能,就容易得秋季瘧疾,俗稱“蕩氣”。生病後,妳會覺得壹會兒冷,壹會兒熱。夏季炎熱,秋季轉冷,寒熱交替。如果這個季節調節不好,下壹個季節秋天就容易出現寒熱交替的瘧疾,冬天還可能復發。

夏季飲食宜溫,不可過涼過涼,呵護人體的脾胃。小孩子或者年輕人在暑熱的時候,往往喜歡貪涼喝涼,這樣會慢慢損傷脾胃之氣,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夏天也可以吃酸的或者鹹的產品來養心。夏天容易心火旺盛。中醫認為鹹味入腎,有補腎的作用。可以通過補腎水來調節心火,使心火不易旺。此外,鹹的產品還可以補充因汗液流失而缺乏的鈉,從而保證人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

秋天是陽轉陰的轉折點,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我們要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差不多。要使精神穩定安靜,以減輕秋季寒氣對人體的影響,使腎氣收斂,適應秋耐的特點,防止外界因素擾亂意誌,維持清肺氣的功能。

因為秋氣經過肺,氣候幹燥引起的燥邪最容易損傷肺陰,引起肺病復發。所以這個季節要特別註意保護肺部的健康。

秋季是進補的重要季節。進補要溫而不熱,寒而不寒,不能用所謂的平補法。秋季防燥應遵循“少辛多酸”的飲食原則。富含汁液的食物可以潤肺生津,滋養外陰,抵禦幹燥的氣候。多吃白色食物,如山藥、百合、蓮藕、雪梨、銀耳、白蘿蔔,喝茶時喝白茶。秋季應少吃桂圓、荔枝、堅果等燥熱的幹果。壹些煎、燙、辣的食物會助長熱邪,增加津液的散失。

冬天是萬物關閉的季節。我們應該早睡晚起,太陽出來就起床。要避寒求暖,不要輕易驚擾太陽的精神,讓精神很好的隱藏起來,不暴露出來。不要讓皮膚開放和流失,這樣陽氣就會不斷流失。因此,冬季對儲存的氣體進行保養是合適的。冬天儲存不好,春天會導致腿軟,抽筋,半身不遂,都是痿。如果冬天腎水不存,春天就會出現痿軟、肝病、肌肉松弛。暈厥意味著四肢冰冷。冬天精氣不足,春天手腳冰涼,春天的病就來自冬天。如果冬天沒有得到很好的滋養,萌發春天的力量就會不足。

冬天穿衣要輕薄、柔軟、保暖、舒適。所謂寒氣從腳入,必然會影響五臟六腑。腳離內臟最遠,供血不足。所以腳的皮膚溫度是最低的,腳的保暖尤為重要。用熱水泡腳對滋腎補腎非常有益。泡腳時加點姜水或肉桂水,溫腎助陽,效果更好。

正因為冬天是采集的季節,我們人體的能量會被牢牢的保存在體內,所有的食物都會被牢牢的保存在體內,我們所吃的所有營養物質都會被充分的消化吸收,所以冬天是滋補的季節,“冬補,春殺虎。”

冬季飲食要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也要遵循“少吃鹹,多吃苦”的原則。冬天是腎經旺盛的時候,而腎是鹹的,心是苦的。鹹味吃多了,本來就偏高的腎水就會更加旺盛,從而傷害心臟,削弱心臟的力量,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冬天要少吃鹹的食物,防止腎水過多;多吃苦味的食物,可以養心,增強腎功能。

在自然界的五色分布中,黑色入腎,所以冬季應選擇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在所有的肉類中,豬肉最適合冬天吃。因為豬肉性寒,屬於腎,正好符合冬天的空氣,所以適合冬天烤豬肉。其次是堅果,因為堅果是植物的種子,把自己最珍貴的精華藏在堅硬的外殼裏,等待春天的萌發,這與人體藏陽的機理不謀而合。堅果煮熟後,陽氣更加充沛,更適合冬天食用。

冬季運動,應選擇運動幅度小、熱量消耗大的有氧運動,可選擇快走、慢跑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切不可放棄運動。

四季變化,天地是怎樣的,萬物是怎樣的,妳應該怎樣作息,怎樣飲食,具體應該做什麽,配合天地的變化,壹脈相承,井然有序。這是我們祖先的文明。它不僅是壹部經典的中醫巨著,也是壹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它以生命為中心,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政治、天文等學科知識。這是壹本關於生活問題的百科全書。我們要好好學習,繼承,遵循,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