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途的面團,揉面方法不同,使用的水溫也不同。餃子需要冷水和面,也就是冷水和面。
冷水面團是在30度以下的溫度下用水拌成的壹種水拌面團,俗稱冷水面。因為面粉用冷水或低溫水混合,面粉中的蛋白質不能發生熱變性,從而形成更多更強的面筋。澱粉在低溫下不膨脹糊化,所以形成的面團結實、堅韌、有拉力、有硬挺感,也稱為“死面”。
冷水面的特點是成品色澤潔白,爽口有嚼勁,不易破碎。壹般適合煮、烤的品種,如餃子、面條、春卷、珍珠湯、煎餅等。
和冷水面團。
冷水面的制作方法是將面粉倒入盆或案板中,加入冷水或水溫較低的水(夏天用冷水加點鹽,防止面團“失勁”,俗話說“堿為骨鹽筋”,冬天用比常溫略高的水混合),邊加水邊攪拌。水不能壹次攪拌,因為壹次攪拌水太多,粉末壹次吸不進去,水溢出失去水分,攪拌不均勻。所以要分階段加水,混合比例為2: 1。不過水也要根據氣候和面粉的質量來調配。用水面對面攪拌成雪花後,用力搗,反復揉搓,直到面團非常光滑不粘手。面團做好以後,壹定要放在案板上,蓋上幹凈的濕布,靜置壹段時間,也就是“面”。烘烤時間壹般為10-15分鐘,有的可達半小時。面團要成型時,兩手都要“使勁搓”,保證成品質量。
另外要記住,餃子用冷水和面,蒸餃用溫水,蔥油餅用溫水,和面用30度左右的水。鍋裏蒸的熱騰騰的面,都是70度左右的水和面。死面包是泡面包子,不是發面。
如果需要酵母的話,壹般用溫水混合,這樣酵母可以更好的揮發,但是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把酵母燒死。
制作餃子面團的三種方法:
方法1:
1,面粉必須倒入容器;
2.加入適量的水,用筷子將面粉順時針攪拌成面團。如果水少,適當補充水分,但不能太多;
3.面團基本成型後,用手攪拌面團。水多了壹點怎麽辦?攪拌過程中倒入面粉,揉勻;
4.面團基本成型後,防止面團在空氣中醒發,完成和面。
方法二:
1,6蛋清混入1 kg面粉,增加了面粉中的蛋白質。餃子放入鍋中後,蛋白質會很快凝結收縮,餃子出鍋後會很快集水,不易粘鍋。
2.把面團稍微攪拌硬壹點,放在鍋裏封緊,小火燉10-15分鐘,直到面團裏的面筋吸水膨脹,然後包好餃子。
3.煮餃子時,加入足量的水,水開後加入2%的鹽,溶解後再加入餃子,可以增加面筋的韌性。餃子不會粘皮粘底,餃子顏色變白,湯香。
方法三:
1.往面粉裏加鹽。
2.向面粉中加水,做成稍微軟壹點的面團。面團要搓到盆光、面光、手光。揉好後蓋上蓋子醒發30分鐘以上。
3.面團醒後,揉成長條,再切成小面條。
4.把面團搟成小圓盤,包起來。
友情提醒:
餃子面:500克面粉加50 ~ 60%溫水,2%鹽,最好是壹個雞蛋,充分揉搓醒30分鐘後再操作。面條裏放鹽不僅會增加面筋,還能讓餃子不粘手。
還有餃子面。
在1 kg面粉中加入6個蛋清,會增加面粉中的蛋白質,這樣餃子煮熟後蛋白質會很快凝固收縮,餃子煮熟後會很快集水,不容易粘。
因此,用餃子做面條更容易。餃子不像包子。用面皮做面,餃子的面用面皮做都可以,不醒直接包起來也可以。只要水溫不超過30度。
餃子包好後,下鍋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