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浙江楊梅詳細資料收集

浙江楊梅詳細資料收集

楊梅屬於桃金娘科樹木園。又名生生美、百提美、舒眉,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分布於華東、湘、粵、桂、黔等地區。楊梅原產於中國。浙江余姚新石器時代河姆渡遺址楊梅花粉的發現表明,7000多年前楊梅就生長在浙江。

中文名:浙江楊梅,別名:生生美、百提美結:植物科:桃金娘科分布地區:華東及湖南、廣東產地、品種、地理分布、綜合產量、栽培情況,浙江楊梅主產於余姚、慈溪、仙居、黃巖、文成、甌海、永嘉、蘭溪等地。浙江楊梅的品種主要有:楊梅,味道甘甜,大小壹般。它主要產於馬健、余姚、慈溪和蘭溪的仙居。目前是我國分布和種植最廣的品種,也是我國最好的鮮果和加工品種。1984用該品種制作的糖水罐頭在國際上獲得了國家銀獎和世界旅遊食品金桂葉獎。每年6月底成熟,果實紫黑色,果形小,核小,但品質極佳。肉與核易分離,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438+02.0%。坐果牢固,收獲前落果少。該品種高產、穩產、優質,適合鮮食、榨汁和罐頭加工,適應性廣,具有抗癌作用。東魁又名東澳大楊、聚美,是國內外楊梅品種最多的品種。原產浙江黃巖,臨海仙居,種植較多,果香濃郁,7月初成熟。由浙江農業大學和澄江柑桔推廣站從當地晚熟優良品種中選育而成。果實顏色紫色,單果重24.7g,最大果重51.2g,酸甜適口,品質優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可食92.8%。樹還算結實,樹枝稀疏,抗風能力強。高產穩產,適合鮮食。丁奧美:原產溫州茶山。6月下旬成熟,果實紫紅色,果柄長,果基部綠色瘤狀突起,單果重15 ~ 18g,可溶性固形物11.1%,可食率96.4%,品質優良。果實固著能力強,帶柄采摘,更耐運輸。早熟優質大果型品種浙江臨海早大美。6月中旬成熟,單果重15.7g,最大果重18.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是壹個極有發展潛力的早熟品種,耐貯運,貯藏1晝夜仍能保持原有的果色。其中臨海仙居楊梅做了品牌,形成了“世界楊梅在中國,中國楊梅出浙江,浙江楊梅是仙居”的說法。早色:浙江蕭山臨浦苗木首選品種。產地在6月中旬成熟。果實紫色,平均單果重12.68g,果肉致密脆,汁液豐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品質較高。晚稻楊梅:產於浙江舟山。該品種已栽培140多年。7月初成熟,是目前最好的晚稻品種之壹。單果重1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可食率96%。是鮮食和加工的優良品種。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耐瘠薄,產量高。但對楊梅的抗性較弱,苗木引種時應嚴格檢疫。地理分布楊梅原產於我國溫帶和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山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和海南島以北,即北緯20度至北緯365,438+0度之間。與柑橘、枇杷、茶樹、毛竹相似,但抗寒性強於柑橘、枇杷。主要省份有雲南、貴州、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湖南、廣西、江西、四川、安徽和臺灣省,其中浙江種植面積最大,品種品質最好,產量最高。其次是江蘇、福建和廣東。國外如日本、韓國有少量種植,東南亞國家如印度、緬甸、越南、菲律賓等國也有分布。但因其形小味酸,多種於庭院觀賞,或食用糖漬,未作為經濟果樹栽培。因此,楊梅是浙江的特色經濟水果。楊梅綜合產量強,易栽培,經濟壽命長,生產成本明顯低於其他水果。因此被譽為“綠色企業”、“搖錢樹”。楊梅是荸薺的壹個品種,主要產於馬健、余姚和浙江蘭溪的慈溪,如果嫁接苗栽培得當,4-5年即可結果。8年後單株產量50-80斤,大樹產量高達300斤,最高可達500斤。連作平均產量1,000斤,較高。慈溪市三北鎮農民黃,集體承包楊梅448棵,1998(小年)產量9000斤,收入42000元。浙江黃巖的東魁楊梅,個頭很大,果實累累,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穩產高產。壹般5-6年開始結果,10年後進入盛果期,單株產量30-50公斤。15-40年生樹平均單株產量70-80公斤,最高350公斤。浙江黃巖、蘭溪市場均價連續六年穩定在每公斤20元,經濟效益可觀。楊梅果可加工成糖水、果醬、蜜餞、果汁、幹果、果酒等食品中的楊梅果罐頭,其產品附加值成倍提高。楊梅鮮果或產品也空運到香港、新加坡、法國、俄羅斯等市場。香港超市的東魁楊梅,每個售價高達1美元。2000年,浙江青田東魁楊梅空運到法國,每公斤價格約為人民幣280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全國楊梅種植總面積約320萬畝,約占全國水果總面積的26%。浙江省楊梅栽培總面積約70萬畝,年產量21萬噸,分別比1.985(26萬畝,462萬噸)增長62.9%和78.0%,增長勢頭十分明顯。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