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隨著代料栽培技術的不斷完善和人們保護森林意識的增強,近幾年段木栽培已經很少,我國香菇主要來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藝為配料壹分袋壹滅菌壹接種壹發菌壹出菇。
2.栽培委節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兩大季節,有早春播種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這樣幾大生產運作方式。
3.品種類型
香菇品種繁多,可按需要劃分品種類型,可按栽培基質劃分、按出菇早晚劃分、按銷售型式劃分、按大小劃分、按出菇溫度劃分等。
①按栽培法劃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為若幹類型,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劃分為段木種、木屑種(代料種)草料種、菌草種、段木代料兩用種等五大類型。
②按出菇早晚劃分。按此劃分可分為早生種(接種後70―80天出菇)、遲生種(接種後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適宜的產品型式。這主要分為幹銷種和鮮銷種,幹銷種相對菇質緊密,含水量低,出幹率高,適於幹制;鮮銷種則菇質較疏松,含水量較高。
④按大小劃分。可分為大葉種、中大葉種、小葉種三大類。前者菌蓋多在5-15厘米,後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為中大葉種。
⑤按出菇溫度劃分。可分為低溫種、中溫種、高溫種、廣溫種4類。
低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5-15℃。
中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10-20℃
高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15-25℃。
廣溫種:出菇溫度範圍較廣,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質最好。栽培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適當品種。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種
近年我國代料栽培香菇已占總產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壹種限制生產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對段木種和栽培技術進行介紹,而只介紹代料栽培的品種。為了便於栽培者了解品種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節介紹品種。
1.春栽遲生品種
目前,代料香菇應用的主要有241―4、慶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個菌株。
(1)名稱、來源和基本性狀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國第壹個大量應用於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遲生型品種,從1988年始至今累計應用量約25億袋以上。該品種由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研究所吳克甸主持選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廣品種。241―4菌株系從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實體分離獲得的自然變異新菌株。其子實體大葉型,朵型園整,肉厚,菌蓋真徑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細,品質優,國外稱為“仿生菇”,屬中溫偏低型,出菇溫度範圍6-20℃,以12―16℃為最適,接種到出菇(菌齡)180天,適宜的接種期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該菌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在全國香菇產地均有應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濕、脫袋出菇的方式為主,在壹定的溫差範圍內利用幹濕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觀和品質最優的品種,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種。
(2)慶元9015(花菇939)該品種由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研究所吳慶甸主持選育成功,並通過認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廣的三個香菇品種之壹,屬自然變異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當家品種。全國應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總面積75%左右,其朵形圓整,蓋大肉厚,產量高,菌蓋直徑4―14厘米,柄長3.5―5.5厘米,不易開膜,易形成花菇:屬中溫型,出菇溫度為8- 22℃,以14―18℃最適,菌齡90天左右。該菌株最大優點是接種期間可在3―8月之間接種。不同接種期菇木的香菇產量壹致,但5―7月接種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勻。該菌株抗逆性強,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溫能力最優的品種,出菇期9月―翌年5月。該菌株是花菇栽培的優良品種,也是采用低棚保濕、脫袋出菇方式的高產優質品種。
③135該品種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種,經代料栽培馴化成為栽培花菇的品種之壹。
其菌蓋大,肉厚,菇柄短,菇質優,菌蓋直徑5―13厘米,柄長3―4厘米,易形成花菇;屬中低溫型,出菇溫度範圍6―18、,以9-13℃為最適;菌齡200天以上,接種期2―4月,出菇期為10-翌年3月。該品種抗逆性較差,在菌絲生長發育階段遇夏季高溫會影響菇木質量,輕則局部黴爛,重則病蟲滋生。接種的菇木培養環境光線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