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上有很多箭頭,其中壹個已經圈出來:“血清肌酐296μmol/L”,明顯升高了。
醫生仔細翻看了方先生的病程記錄,發現早在三年的體檢報告中,尿蛋白和尿紅細胞就已經超標。
“我的腰不疼,腳也不腫。這些常見的癥狀都沒有了,除了這些年我的手指半紅半白。這也是腎衰竭的征兆嗎?”方先生有點惱火。
對於腎衰竭這種疾病,大部分人和方先生壹樣,認為腎臟異常的癥狀只有腰痛和腿腫,其實不然。腎衰竭會導致許多癥狀,腰痛和水腫只是其中的兩種。
1.林賽的A出現了。
1967年,美國Lindsay博士發現,在25名半紅半白指甲的患者中,有24名患者被診斷為腎病,21名患者已經發展為慢性腎衰竭。半紅半白是指指甲靠近手掌處為白色,遠離手掌處為紅色。
林賽博士將這種癥狀命名為半指甲,但後人將其命名為“林賽指甲”,以紀念他的這壹重要發現。
目前,腎病患者甲半紅半白的生理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最有可能的原因有兩個:壹是腎病患者的甲床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變色;第二,近端的白色區域是貧血引起的,遠端的紅色區域可能是β-黑素細胞刺激素增加引起的。
2.尿量開始減少。
尿檢能有效反映腎功能的指標。除了尿蛋白,尿量也是有力的指標之壹。
正常情況下,尿量受飲水量影響。當飲水量正常時,出現尿量減少,應考慮是腎功能異常所致。
各種腎實質疾病都可能導致尿量減少,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和腎小管疾病。尿量減少壹開始很難察覺,通常在尿量低於1000ml甚至更低時才發現。此時腎臟損傷壹般更嚴重。
3.嗜睡、疲勞和面色發黃
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可以刺激骨骼制造紅細胞。腎功能異常時,機體無法合成該激素,紅細胞合成量會減少,導致貧血。貧血會導致乏力、發黃的癥狀,即使休息後也無法緩解,患者的睡眠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4.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很多腎衰竭患者的早期癥狀之壹,與體內毒素滯留有很大關系。當毒素和廢物在體內堆積時,血液中堆積的廢物會引起壹系列消化道異常癥狀,食欲不振就是其中之壹。
患腎衰竭時,如果不及時重視,會逐漸發展成尿毒癥。壹旦患上尿毒癥,將無法進行藥物或其他保守治療,只能采取腎臟替代療法!
臨床上將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腎小球濾過率1期為90ml/min;第二階段腎小球濾過率為90 ~ 60毫升/分鐘;第四級過濾速度在60 ~ 30毫升/分鐘之間;第四期濾過率在30 ~ 1.5 ml/min之間,該期患者已達到重度腎功能衰竭;第五階段濾過率1.5 ml/min,已達尿毒癥期。
患上尿毒癥後,可以采取的治療方法有血液透析、胸膜透析和腎移植。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它。
對待病人的方式需要由專業醫生評估後做出選擇。
腎衰竭、尿毒癥等腎臟疾病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會產生大量的治療費用,所以了解如何預防是非常必要的。
1.控制血壓、血脂等指標達標。
體內血壓和血脂的升高會導致全身血壓的異常循環,進而導致全身血管壓力的升高和腎臟動脈高血壓的發生。會對腎小球、腎間質等細胞造成損傷,加重腎小球纖維化的形成。
因此,控制血壓和血脂對預防腎功能衰竭非常重要。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而高血脂患者需要註意穩定尿蛋白水平,可以選擇服用他汀類藥物,同時也可以保護腎臟。
同時需要配合生活,保持低脂飲食,充足睡眠,穩定情緒,有助於降壓降脂。
2.註意高危並發癥的控制
為了延緩腎病中晚期腎功能損傷的速度,必須控制壹些高危並發癥。如貧血、高鉀血癥、高磷血癥等。,這些疾病壹旦發生,會給腎功能帶來很大的損害。而且還會引起壹些其他的並發癥。腎病患者應保護殘余腎功能,預防這些並發癥。
3.小心感染等急性因素的幹擾。
感染、用藥不當、飲食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反復腎病。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及時幹預,很容易導致腎功能急劇下降,誘發尿毒癥。
預防這種現象需要做兩件事,壹是提高免疫力,二是定期復查隨訪。做到這兩點,可以有效避免急性因素的出現。
腎臟疾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很多患者都是由壹些不被及時重視的小癥狀發展而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壹定要註意壹些異常的表現。壹旦發現,要立即就醫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9健康超級團# #微風計劃#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